-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甲寅》月刊與中國新文學的發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02092
- 條形碼:9787010102092 ; 978-7-01-010209-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甲寅》月刊與中國新文學的發生 內容簡介
章士釗于1914年5月日本東京創刊的《甲寅》月刊,成為二次革命失敗后流亡和留學日本的先進知識分子探索民族出路與表達個人思想的公共話語空間。它是對清末民初社會啟蒙思潮的理性反思和揚棄,反對袁世凱的專制統治,是《新青年》問世前歐洲進步思想的主要傳播陣地。 《甲寅》月刊中的文學創作因新思想的注入而擴展了空間,注重以個人體驗為本位,無意識中對新文學的倡導,都為新文學的發生發展和五四新文學“人的文學”觀的確立做了很好的鋪墊。本文運用“文學的整體觀”進行考察,試從政治——思想——文學入手,對清末民初啟蒙思潮對于《甲寅》月刊至《新青年》影響嬗變軌跡進行梳理,對章士釗和陳獨秀努力開拓和貢獻的考察,兩刊物在辦刊宗旨、撰稿人隊伍、欄目設置、廣告刊載、文學觀念變革等方面淵源關系的展現,對《甲寅》月刊文學作品的個案研究,進而理清《新青年》對《甲寅》月刊與清末民初啟蒙思潮的承繼與超越,《甲寅》月刊催萌了新文學,新文學的立場與空間格局的形成,通過文學改良與文學革命,構建了新文學的理論并形成了文學批評觀。
《甲寅》月刊與中國新文學的發生 目錄
一、選題的范圍及研究意義
二、學術史回顧及尚需解決的問題
三、論文研究的基本框架與方法
**章 《甲寅》月刊與《新青年》:對清末民初啟蒙思潮的承繼與超越
**節 清未知識分子的政治探求與思想文化革新
一、清末的維新與革命重國家民族的自強
二、輸入與傳播西方政治、文化與文學的共識與影響
三、“新學詩”、“新文體”到“新小說
第二節 《甲寅》月刊與《新青年》:公共話語空間
一、《甲寅》月刊與《青年雜志》(第二卷改為《新青年》)創刊
二、由激進革命到理性平和的章 士釗
三、對民初社會現實作出深刻清晰判斷的陳獨秀
第三節 《甲寅》月刊與《新青年》政治思想理論的流變
一、從《甲寅》月刊到《新青年》:在個人與國家關系上的變遷
《甲寅》月刊與中國新文學的發生 作者簡介
趙亞宏,女,1964年出生,吉林省梨樹縣人,通化師范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吉林大學文學博士,現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近年來在中國現代文學發生期文學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學術成果。先后在《文學評論》、《文學評論叢刊》、《求索》等刊物發表論文20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一項,主持吉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人文社科項目各一項,并榮獲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先后編著和參編教輔類書籍六部,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民間文學教程》一部。
- 主題:行嚴先生對新文學的貢獻
《甲寅》月刊是中國報刊史上開一代風氣的重要期刊。這本專著就是論述、研究它在新文學歷史上地位和作用的專著。 作者的研究有深度。 推薦!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