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傳統與現代的互動-以滄源佤族藝術為中心的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76357
- 條形碼:9787100076357 ; 978-7-100-07635-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統與現代的互動-以滄源佤族藝術為中心的研究 內容簡介
一個民族的文化發展在歷時態上固然要遵循文化演進的一般規律,而且在共時態上還會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但同樣重要的是,少數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結構、特性和運作機制,要應對文化轉型過程中的各種挑戰,就需要進行民族文化自身內在結構上的調適。本書(作者樊華)的目的,就是通過對作為過程的少數民族文化和作為符號的少數民族藝術發展狀況的具體解析,在全球化、現代化之動態、開放的語境中,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進行理論分析和價值評估,找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轉型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為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發展作些有益的探索。
在文化現代轉型的進程中,少數民族以藝術為內核的審美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通常以符號的方式在藝術中積淀下來,并且藝術創造更注重強化文化的特性、整合文化的各種要素。在全球化、現代化背景下,世界各民族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上的趨同性趨勢日益明顯,面對西方文化霸權的侵襲,無論對現代民族國家而言,還是對國家內部各民族來說,保護民族文化傳統,保有民族精神文化上的特性越來越重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少數民族藝術作為文化*重的要表征,在傳承文化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功用。
傳統與現代的互動-以滄源佤族藝術為中心的研究 目錄
傳統與現代的互動-以滄源佤族藝術為中心的研究 作者簡介
樊華,女,漢族,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學士、云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主要從事美學文藝學方向的教學和研究,曾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多項,在《文學評論》《外國美學》《思想戰線》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曾獲云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云南省高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二等獎、云南省首屆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