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與管理 版權信息
- ISBN:750385949
- 條形碼:9787503859496 ; 978-7-5038-5949-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與管理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工作,對研究領域熟悉,參閱了大量的資料,綜合分析能力較強,農村網絡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建設需求分析明確,在研究中綜合集成了計算機技?、網絡技術、GIS技術以及現代通訊技術為一體,提出了跨部門、跨學科、多層次的農業和農村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并采用新的技術方法,選擇了一個典型的區域進行探索研究,探索出一條適合區域農村信息化發展的涉農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新路。文中區域型農村信息四級網站聯動的設計和實現,對農村信息化和信息服務提供了全新的服務模式,具有較好的創新性,特別是在農業電子商務系統的探索研究以及其實踐成果,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成果實用,可推廣性強。
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與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從兩個角度展開闡述,一是從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理論的角度;二是從農村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與管理的角度。全書分為八章,**章是緒論,綜述了信息化、農村信息化、農村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的研究現狀、研究的意義和存在的伺題;第二章是農村信息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基礎,介紹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知識,著重對農業信息技術相關知識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第三章是網絡平臺建設的需求分析和總體架構,從網絡平臺建設的需求和原則談起,談?了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的總體架構和建設目標;第四章是網控中心建設,從綜合布線的設計和施工、機房工程的設計和防護實施、系統集成的設計和實現、到總平臺的安全系統建設,皆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進行了研究;第五章是區域農村四級網站聯動系統的設計和實施,著重闡述了區域內信息資源四級聯動共享的設計思想和實施方案;第六章是農產品和農用物資電子商務系統的設計和實施,全面闡述了電子商務和農業電子商務的含義、作用、產生和發展,對農業電子商務系統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設計,并從涉農產品網上展示交易、網上拍賣、供求信息管理?市場價格信息管理等四項具體的功能上進行了實踐探索;第七章是基于WebGIS的農村空間信息發布系統的設計,本章對區域涉農空間信息共享發布系統設計的基礎理論和建設意義進行了全面的研究概述,對系統建設目標、技術路線和服務對象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系統結構、功能和數據庫架構進行了研究和設計;第八章介紹了試驗區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和管理情況,供讀者朋友在閱讀和理解本書相關內容時參考。
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與管理 目錄
**章 緒論
1.1 信息化的興起與發展
1.1.1 信息化概述
1.1.2 國外信息化的興起與發展
1.1.3 我國信息化發展概況
1.2 農村信息化綜述
1.2.1 農村信息化的概念
1.2.2 農業信息技術與農業信息化
1.2.3 國外農業和農村信息化進展情況
1.2.4 我國農業和農村信?化建設情況
1.2.5 農村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研究發展趨勢
1.3 我國農村信息化的必要性
1.3.1 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社會發展的要求
1.3.2 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要求
1.3.3 我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的要求
1.3.4 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1.3.5 我國全面?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1.3.6 農村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問題突出
1.4 我國農村信息化的重要意義
1.4.1 推進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加快實現我國現代化
1.4.2 推進農村信息化、縮小數字鴻溝、全面提升國民素質
1.4.3 推進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1.4.4 有利于統籌城鄉信息化?展、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
第二章 農村信息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基礎
2.1 與農村信息化相關的知識基礎
2.1.1 信息社會與知識經濟
2.1.2 精準農業、數字農業與數字地球概述
2.1.3 信息共享與數據挖掘
2.2 與農村信息化相關的技術基礎
2.2.1 計算機技術
2.2.2 計算機網絡技術
2.2.3 農業信息技術
第三章 網絡平臺建設需求分析和總體架構
3.1 需求分析
3.1.1 平臺主要功能
3.1.2 平臺設計要求
3.2 總統架構
3.2.1 平臺設計原則
3.2.2 平臺總體架構
3.3 平臺建設內容與目標
3.3.1 平臺建設內容
3.3.2 平臺建設目標
第四章 網控中心建設與管理
4.1 網控中心功能與建設內容
4.1.1 網控中心功能
4.1.2 網控中心建設內容
4.2 綜合布線
4.2.1 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4.2.2 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原則和標準
4.2.3 綜合布線系統中關鍵技術和設備
4.2.4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4.2.5 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4.2.6 方案實施后的效果
4.2.7 綜合布線系統測試
4.3 機房工程
4.3.1 機房工程概述
4.3.2 機房工程系統的設計原則和標準
4.3.3 機房工程系統中幾項關鍵技術
4.3.4 機房工程系統設計和施工
4.3.5 方案實施后的效果
4.4 系統集成工程
4.4.1 系統集成概述
4.4.2 系統集成的設計原則和標準
4.4.3 系統集成技術
4.4.4 系統集成方案的設計
4.4.5 方案實施后的效果
4.5 平臺安全系統建設
4.5.1 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概述
4.5.2 網絡安全系統設計的原則和標準
4.5.3 安全系統建設中幾項關鍵技術
4.5.4 系統安全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4.6 ?控中心的管理
第五章 區域農村四級網站聯動系統設計與實施
5.1 系統開發的理論基礎
5.1.1 Web技術
5.1.2 JSP技術
5.1.3 數據庫技術
5.2 系統的分析和設計
5.2.1 系統建設要求
5.2.2 系統分析
5.2.3 系統設計
5.3 系統實施
5.3.1 系統功能組織結構的實現
5.3.2 核心功能—數據資源四級共享聯動實現
5.3.3 系統實施的效果
第六章 農產品和農用物資電子商務系統設計與實施
6.1 農業電子商務概述
6.1.1 電子商務含義
6.1.2 農業電子商務概念
6.1.3 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6.2 系統的分析和設計
6.2.1 系統建設目標和任務
6.2.2 系統分析
6.2.3 系統設計
6.3 系統實現
6.3.1 系統實現采用的關鍵技術
6.3.2 系統數據庫表
6.3.3 系統的運行效果
第七章 基于WebGIS的農村空間信息發布系統設計
7.1 系統設計的主要理論基礎概述
7.1.1 WebGIS的興起與發展
7.1.2 RS技術的興起和發展
7.1.3 3S集成技術概述
7.1.4 農村空間信息概述
7.2 系統的分析和設計
7.2.1 系統分析
7.2.3 系統設計
7.3 系統實現
7.3.1 系統實現的關鍵技術
7.3.2 基于ArcSDE+Oracle的數據庫創建
7.4 系統展望
第八章 試驗區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與管理
8.1 試驗區概況
8.1.1 基本概況
8.1.2 農?資源概況
8.1.3 研究區信息化現狀
8.2 試驗區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發展現狀
8.2.1 試驗區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概況
8.2.2 試驗區網控中心建設與管理情況
8.2.3 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情況
8.2.4 試驗區農業電子商務建設情況
8.2.5 試驗區農村信息化人才隊?建設情況
8.3 試驗區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展望
8.3.1 試驗區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
8.3.2 試驗區農村信息化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與管理 節選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工作,對研究領域熟悉,參閱了大量的資料,綜合分析能力較強,農村網絡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建設需求分析明確,在研究中綜合集成了計算機技?、網絡技術、GIS技術以及現代通訊技術為一體,提出了跨部門、跨學科、多層次的農業和農村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并采用新的技術方法,選擇了一個典型的區域進行探索研究,探索出一條適合區域農村信息化發展的涉農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新路。文中區域型農村信息四級網站聯動的設計和實現,對農村信息化和信息服務提供了全新的服務模式,具有較好的創新性,特別是在農業電子商務系統的探索研究以及其實踐成果,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成果實用,可推廣性強。
農村信息化網絡平臺建設與管理 作者簡介
萬學道,男,1968年生,江蘇贛榆人,工學博士,研究員,F任濟南市農業信息中心主任、中國農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科技園區分會常務理事。從事基層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工作十幾年來,發表論文20多篇,主持或參與課題10余項,曾獲濟南市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山東省信息化建設先進個人(二等功)等獎項。在2007中國IT兩會上被《計算機世界》報社授予“推動中國信息化突出貢獻獎”,2008年被《中國信息界》雜志社評為”中國信息化突出貢獻任務”。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