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仙 本書特色
高陽(1926—1992),一說為1922年。臺灣已故著名作家。高陽以歷史小說的創作,享譽當代文壇,其作品的*大特色是“以歷史人小說,以小說述歷史”,從考據中探索歷史的真相實況,并將求證索據所獲的資料運用于小說之中。高陽著述豐富,一生著作約90余部,105冊,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來描述高陽作品在華人社會的受歡迎程度。高陽過世的時候,友人挽聯云:“文章憎命達,詩酒風流李太白;才學著書多,古今殷鑒羅貫中。”
由于種種原因,祖國大陸讀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緣知曉高陽這位浙籍著名歷史小說巨擘。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高陽作品的陸續翻印以及研究工作的徐徐展開,祖國大陸讀者、研究者才逐漸有機會一睹其藝術風采。在20世紀90年代掀起一股高陽熱,許多出版社陸續出版高陽作品。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高陽的作品的出版分散于多家出版社,當然也不完整。基于這些考量,我們計劃出版一套比較系統和完整的《高陽文集珍藏版》。
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和地域,語言風格與我們現在的閱讀習慣有所不同,但出于對高陽先生作品的尊重,我們在稿件編輯過程中,采取了非常審慎的態度,除了對原文中明顯差誤作了更正,極個別地方略有刪改,盡量保留文章原貌。
小鳳仙 內容簡介
“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
英雄兒女意纏綿,紅拂前身小鳳仙。
瑤樹瓊花零落盡,白頭宮女話當年。
小鳳仙小鳳仙 前言
從事歷史小說寫作以來,二十余年心血所積,得書若干,計字又若干?說實話連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約略而計,出書總在六十部以上;計字則平均日寫三千,年得百萬,保守估計,至少亦有兩千五百萬字。所謂“著作等身”,自覺無忝。
上下五千年,史實浩如煙海,所以我的小說題材,永遠發掘不盡;更堪自慰的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華人社會,無一處沒有我的讀者。有些讀者獎飾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慚感交并”四個字來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許得力于凡事看得開,更應慶幸于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匱乏的大環境中,所以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可說并未老化;與筆續盟,二十載可期。不過今后的筆墨生涯,一方面從事創作;另一方面亦須整理舊稿。新作單行本將僅交由聯經及遠景兩家出版事業公司印行。
與遠景出版事業公司合作的開始,在個人的創作歷程中,是一塊很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種極愉快的經驗,特綴數語,敬告讀者。
是為序。
一九八六年九月杪
小鳳仙 目錄
1蛤蟆祭天
2梁啟超單刀赴會
3北洋三杰龍虎狗
4二十一條交涉
5九五龍飛
6風雨高樓
7旁觀者清
8籌安會登場
9財神梁士詒
10由來俠女出風塵
11“王妃”小桃紅
12當頭棒喝
13小鳳仙結婚
14醇酒婦人蔡松坡
15雪夜看禁書
16登極大典
17“天禍中國,元首謀逆”
18國際風云變幻
19洪憲皇帝手諭
20護國軍北上
21慰庭總統老弟
22高處不勝寒
23授刀禮
24南中國傳檄而定
25送命二陳湯
26凄涼一代梟雄
27曠代逸才楊度
28北洋攬政局
29紅粉知己
30早知李靖是英雄
小鳳仙 節選
由于袁世凱的態度欠明確,司法總長章宗祥覺得以他的地位,亦不能不有所表示,他是就司法的觀點,認為籌安會的宣言,以及楊度所發表的“君憲救國論”,已超出言論自由的范圍,而且可能引起社會上對大總統地位和意向的懷疑。所以,有采取進一步干涉行動的必要。
“他們那種言論,何必理它?我聽得太多了。在我的地位,只知道民主政體的組織,不應該別有主張。我是帝王非所愿,總統非所戀;研究這種學理的人,作何主張,與我無關,亦不應該加上我什么嫌疑。”袁世凱一口氣說到這里,換了一種很懇切,很體諒人的語氣,“不過大家跟我一樣,都有身家財產,子孫親戚,為了永保安全,研究一種長治久安的方法,亦是人情之常。我受國民的付托,要保障大家有自由發表意見的自由,也不應該為了自己要避嫌疑,對他們強加干涉。”
袁世凱的話,聽起來人情入理,但總予人以言不由衷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當然不能形之于口舌,而且他以大總統的地位,作了裁決:“不強加干涉”,那就只好你看我,我看你,在沉默中表示詫異了。
氣氛有些僵硬,袁世凱使用危言聳動聽聞:“人秋以來,各省將軍到京述職的很多,我跟每個都作了詳談,頗有人作此主張。依我看倒不如聽任學者自由研究以緩和其氣氛,不然以武力搖撼國體,非國家之福。”
述職的將軍,如何向袁世凱主張國體問題,沒有人知道,只看他那鄭重的神氣,不免心頭一震,越發噤若寒蟬了。
小鳳仙 相關資料
寫人情,高陽寫出了怨而不怒、冷靜客觀的氣質;寫斗爭,高陽切中了權力欲望對人性的腐蝕;寫風格,高陽更為讀者勾繪出一幅絢麗壯闊、氣質非凡的景致,堪稱一部民俗變遷史。然而,高陽的作品不僅在質上獲得了肯定,產量更是驚人。
——楊明(作家)
小鳳仙 作者簡介
高陽
臺灣著名作家,以歷史小說著稱,精通清代歷史掌故。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字雁冰。筆名高陽、郡望、吏魚、孺洪等。
其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巖全傳》三部曲、《慈禧全傳》等。高陽的作品對清代歷史有著獨特的研究深度,也是他zui為拿手的部分。
- 主題:小鳳仙 榴裙錦帳
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和地域,語言風格與我們現在的閱讀習慣有所不同,但出于對高陽先生作品的尊重,我們在稿件編輯過程中,采取了非常審慎的態度,除了對原文中明顯差誤作了更正,極個別地方略有刪改,盡量保留文章原貌。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