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暴力奪取 本書特色
邪惡的種子植根家族血脈,暴力輪回之中,命運露出冷峻的面孔
與麥卡勒斯齊名的美國天才女作家
繼威廉·福克納之后美國南方文學的翹楚
暴力奪取 內容簡介
父母雙亡的男孩塔沃特在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被篤信基督的舅姥爺從他舅舅身邊偷走,并在阿拉巴馬州的荒林里被當做先知接班人而撫養長大。老人死后,十四歲的塔沃特來到城市,回到他舅舅的身邊,在那里他努力否定著自己作為先知的命運,反抗著內心對上帝召喚的渴求,但是……
通過將宗教象征和 圣經隱喻的寫作手法結合起來,作者描繪了一幅上世紀50年代美國南方基督教原教旨主義生活的駭人畫面,并嘲笑了現代世俗思想的盲目自信。與此同時,該書還探討了諸如宗教饑渴、靈魂掙扎、理性與信仰等深刻主題。像奧康納其他的小說一樣,該書也充滿了宗教主題和陰暗的想象,使它成為了美國南方哥特文學的經典作品。
在這本書中,你還會不時地看到艾倫坡和威廉•福克納的影子。
暴力奪取 節選
《暴力奪取》主要內容簡介:父母雙亡的男孩塔沃特在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被篤信基督的舅姥爺從他舅舅身邊偷走,并在阿拉巴馬州的荒林里被當做先知接班人而撫養長大。老人死后,十四歲的塔沃特來到城市,回到他舅舅的身邊,在那里他努力否定著自己作為先知的命運,反抗著內心對上帝召喚的渴求,但是……通過將宗教象征和圣經隱喻的寫作手法結合起來,作者描繪了一幅上世紀50年代美國南方基督教原教旨主義生活的駭人畫面,并嘲笑了現代世俗思想的盲目自信。與此同時,該書還探討了諸如宗教饑渴、靈魂掙扎、理性與信仰等深刻主題。像奧康納其他的小說一樣,該書也充滿了宗教主題和陰暗的想象,使它成為了美國南方哥特文學的經典作品。在《暴力奪取》中,你還會不時地看到艾倫坡和威廉·福克納的影子。
暴力奪取 作者簡介
弗蘭納里•奧康納(1925-1964) 美國哥特文學旗手 與麥卡勒斯齊名的美國天才女作家 美國國家圖書獎六十年唯一最佳小說獎得主 被公認為是繼福克納之后美國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在世界文壇中影響巨大。 奧康納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1945 年畢業于佐治亞州女子學院,原本打算成為一位職業政治漫畫家的她,在獲得了州立大學提供的研究生獎學金之后,進入了著名的依阿華大學作家培訓班,從此也將事業的重心轉向了文學作品的創作。1946年,奧康納在《音調》雜志上發表了人生的第一個短篇小說——《天竺葵》,并因此獲得了萊因哈特(Rinehart)獎學金,之后她的創作便一發不可收拾,在一年之內寫下了《理發師》《野貓》《警察》《火雞》《火車》等多部短篇小說,并于1948年開始創作被后世奉為經典的長篇小說——《智血》。1950年,因被確診患上紅斑狼瘡,奧康納只得回到家鄉農場靜養,一邊飼養她最愛的孔雀,一邊孜孜不倦地繼續創作文學作品。39歲英年早逝時,奧康納已創作了兩篇長篇小說和三十一篇短篇小說,多次獲得歐•亨利短篇小說獎。 美國評論界稱她的逝世是“自菲茨杰拉德去世以來美國文壇最重大的損失”。 奧康納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好人難尋》《上升的一切必然匯合》,長篇小說《智血》《暴力奪取》,散文書信集《生存的習慣》。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