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清通鑒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2000292
- 條形碼:9787512000292 ; 978-7-5120-002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通鑒 內(nèi)容簡介
《清通鑒》清代300年歷史的詳細記載
《清通鑒》是按照《資治通鑒》的體例寫作的**部編年體清史,也是我國歷史上**部編年體清史,使我國古代的“通鑒體”編年史終成完璧。按照我國的史學(xué)傳統(tǒng),往往是后繼的政權(quán)為前朝修史,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民國政府在短暫的38年間,沒有也不可能完成清史的編纂任務(w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久,毛澤東、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就提出了新中國要完成“隔代修史”的任務(wù)。
《清通鑒》用淺易文言書寫,文風(fēng)力求簡明扼要。所謂簡明,即文字簡練,干凈,不艱澀,不枝蔓,眉目清楚,盡可能生動;所謂扼要,即分清主次,抓住要害,不東拉西扯,讓人讀后不知所云。全書文字風(fēng)格雖大體定位在“淺易文言”,由于時代不同、史料不同以及作者主觀條件不同,可能會有,也允許存在文風(fēng)上稍許差異,特別是鴉片戰(zhàn)爭以后各朝。
《清通鑒》的出版,將對完成“隔代修史”的任務(wù)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本書與《資治通鑒》、《續(xù)資治通鑒》、《明通鑒》等編年史一脈相承,是廣大讀者了解清代300年歷史的*佳讀物,是各地圖書館、資料室和文史愛好者的**圖書。
《清通鑒》的特點:
清通鑒 目錄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