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圖解二十四節氣祛百病 版權信息
- ISBN:7511706363
- 條形碼:9787511706362 ; 978-7-5117-0636-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二十四節氣祛百病 本書特色
《圖解黃帝內經妙手回春術》:未病先防,己病防變,己變防漸,頣養千年。不臺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己病之病。“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素問?四氣調神論》)“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素問?刺熱篇》)“與其求療于有病之后,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后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口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朱震享《格致余論》)天人合一:《內經》的思想根源養生之本:《內經》的根本思想循陰陽,辨體質:陰陽學說與體質視其外應,知其內臟:藏象學說溝通內外,協調陰陽:經絡學說防病于未然:治未病思想
圖解二十四節氣祛百病 節選
《圖解黃帝內經妙手回春術》力求通過對《內經》“治未病”思想的詮釋,通過中醫望聞,問切所觀察到病象預兆,提示忙碌的現代人在緊張的生活之余也能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從而通過中醫的按摩、針灸、刮痧、拔罐及食療等方式,調整自己的健康狀況,更好地保健養生,走出“亞健康”。《圖解黃帝內經妙手回春術》是中醫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它分別從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等方面,對古代的醫學進行了總結概括。《圖解黃帝內經妙手回春術》中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是吸收了諸子百家特別是道家、儒家的思想所形成的,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圖解黃帝內經妙手回春術》的成書則標志著中醫開始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內經》即《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國成書*早的一部醫學典籍,被后世公認為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內經》成書于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其內容涉及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方面,是部集大成的人文著作。《內經》分為《靈樞》和《素問》,其*大的特點是理論性很強,書中的內容卻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療的具體方藥和技術。全書僅十三個藥方,很好地闡釋了“是藥三分毒”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它把人與自然、宇宙看做是一體的.用陰陽五行的觀念來指導治療疾病和養生。《內經》中的重要觀念——治未病思想.充分展示了中醫所注重的防病養生理念:治未病包括防病于未然和既病之后防其傳變,強調的都是健身防病《內經》主張通過協淵陰陽、順應自然、通暢經絡、飲食凋養等方式來達到祛病健身、益壽延年的目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