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合同法新問題研究(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7500492047
- 條形碼:9787500492047 ; 978-7-5004-9204-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合同法新問題研究(修訂版) 內容簡介
《合同法新問題研究(修訂版)》的頒布表明了我國合同法律制度已漸趨完善,也標志著我國民事立法進入了一個體系化的嶄新階段,但也并不意味著合同法立法的完善及理論研究工作就到此終結。正如梅因所言,“社會的需要和社會的意見常常是或多或少地走在法律的前面,我們可能非常接近地達到它們之間缺口的接合處,但永遠存在的傾向是要把這個缺口重新打開來。因為法律是穩定的,而我們談到的社會是前進的。人民幸福的或大或小,完全取決于缺口縮小的快慢程度”①。盡管《合同法》頒布至今也不過短短的十余年,但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出現了很多《合同法》制定者所始料不及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對作為成文法的合同法提出了更尖銳的挑戰。及時有效地應對這些新情況,解決這些新問題,不僅是司法實踐工作者的當務之急,更是每一個民法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合同法新問題研究(修訂版) 目錄
**章 合同與合同法概述
**節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合同相對性原則
第三節 合同法的概念和適用范圍
第四節 合同法與相關法律
第二章 當代合同法的新發展
**節 從形式正義走向實質正義
第二節 對合同自由的限制趨勢
第三節 網絡技術的發展與合同法
第四節 合同法與侵權法的相互交融
第五節 誠實信用原則與合同法
第六節 經濟全球化與合同法
第三章 合同的成立
**節 合同的成立概述
第二節 要約與要約邀請
第三節 承諾及其生效
第四節 關于確認書、交叉要約等問題
第五節 合同成立與履行治愈規則
第六節 合同審批的效力
第七節 預約合同問題
第四章 電子合同的法律問題
**節 電子合同的概念
第二節 電子合同是否為書面形式
第三節 電子合同的簽名問題
第四節 電子合同的成立
第五章 締約過失責任
**節 締約過失的概念和構成要件
第二節 締約過失責任的形態
第三節 締約過失責任的類型
第四節 締約過失責任與相關責任的區別
第五節 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
第六章 格式條款
**節 格式條款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格式條款訂入合同
第三節 格式條款的效力
第四節 格式條款的解釋
第七章 合同解釋
**節 合同解釋概述
第二節 合同解釋與法律解釋
第三節 合同解釋與合同漏洞的填補
第四節 合同解釋的規則
合同法新問題研究(修訂版) 作者簡介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F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曾獲“中國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第一屆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等榮譽稱號,以及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第一屆中韓青年學術獎、長江學者等獎勵。
主要學術成果:專著《違約責任論》(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司法改革研究》(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吳玉章科研基金三等獎),《物權法論》,《物權法研究》(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合同法研究》(第一、二卷),(《民法總則研究》(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書》(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我國民法典重大疑難問題之研究》(入選新聞出版總署第一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主編或合著《民法新論》(上、下冊,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優秀獎),《民法·侵權行為法》(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三屆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人格權法新論》(獲第九屆中國圖書評論獎),《人格權法研究》(獲第五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二等獎);發表論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8輯)和學術論文二百余篇。曾兩次獲得教育部頒布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王利明教授作為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起草小組成員,全程參與了《侵權責任法》的起草工作。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