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大清新法令-第七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69670
- 條形碼:9787100069670 ; 978-7-100-06967-0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清新法令-第七卷 本書特色
《大清新法令(1901-1911)(點校本)(第7卷)》:大清新法令點校本光緒新法令**卷諭旨憲政司法法律草案第二卷官制任用外交第三卷民政教育軍政第四卷財政實業交通典禮旗務藩務調查統計官報會議宣統新法令第五卷己酉(1909年)正月至五月第六卷己酉五月至十月第七卷己酉第八卷庚戌(1910年)第九卷庚戌六月至十月第十卷庚戌十一月至辛亥(1911年)二月第十一卷辛亥二月至閏六月第七卷提要本卷共5冊,含宣統元年(1909年)法令141項。具體包括:憲政15項,官制9項,任用15項,外交20項,民政7項,財政9項,軍政4項,司法12項,教育38項,交通4項,統計3項,旗務2項,藩務1項,實業1項,官報1項。
大清新法令-第七卷 內容簡介
《大清新法令》是清末商務印書館推出的《大清光緒新法令》和《大清宣統新法令》的合編點校本,共11卷,約300萬字,基本涵蓋了始于“清末修律”至“辛亥革命”這十年間清政府推行“新政”所頒布實施的幾乎所有法令、法規,不僅是民國時期法律改革和法律發展的重要歷史資料,也是學術界研究中國近代法制變革的珍貴文獻。 本書為《大清新法令》第7卷,收錄宣統己酉(1909年)新法令。
本書讀者群體包括:中國法制史、晚清歷史等專業的學習者和研究者。
大清新法令-第七卷 目錄
第十一冊
郵傳部奏振興四政鼓勵勤能擬給獎牌折
學部奏議覆御史趙熙奏試學入官宜名實相副折
度支部奏鎊價奇昂洋款緊要請將各省截留洋款仍令照解折
翰林院奏升品之后辦事讀講各官請照舊章變通辦理折
度支部奏各省動撥款項統由本部核定片
學部奏變通邊境及海外華僑學堂教員獎勵并師范生義務年限折
學部奏游學生實驗旅行等費概行刪除片
學部會奏各省任解日本官立高等各校經費辦法折
總理貴胄法政學堂毓朗奏續擬貴胄法政學堂章程并預算常年經費折并單
會議政務處奏議覆東三省總督錫良等會奏錦新、興鳳兩道職掌請循照定例辦理折
度支部奏常關奏報年分參差請一律改為按年造報折
黑龍江巡撫周樹模奏裁撤呼蘭廳學正片
黑龍江巡撫周樹模奏裁撤木蘭鎮巡防委員片
大清新法令-第七卷 節選
《大清新法令(1901-1911)(點校本)(第7卷)》相關內容:《易》一名而含三義。三義之中,則變易之為用尤大。蓋由五行迭終,四時更廢,能消者息,必專者敗。夫惟與天合德之圣人,乃能極深研幾,開物而成務。用是,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溯自生民以來,神圣代必,罔不準此。其在今日,則尤為彰明較著者也。欽惟我德宗景皇帝大孝大智,方軌有虞,臨御方夏,三十有四年,兢兢業業,壹以鞏固邦基、樂利民生為事,以泰東西各國,骎骎隆盛,而知法治之效無中外,一電。詔書屢下,毅然以變法圖治為圣清綿無疆之祚。自辛丑歲(1901年)特設政務處以來,一切張弛因革之宜,規畫益備,遂于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朔日,丕渙大號,明詔天下立憲。其預備之期,則計以九年。
大清新法令-第七卷 作者簡介
商務印書館,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企業。1897年由夏瑞芳、鮑咸恩、鮑咸昌、高鳳池創立,已成立113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商務印書館所屬的翻譯、編纂、編輯機構,與印刷所、發行所共為商務印書館早期的三大機構之一。第一任所長蔡元培(1868—1940),后由張元濟(1867—1959)續任。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