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魏建功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76894
- 條形碼:9787301176894 ; 978-7-301-17689-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魏建功文選 目錄
魏建功文選 節選
《魏建功文選》從魏建功先生500余萬字的學術論著中精選出19篇近30萬字論文代表作,按照其研究方向,分為音韻學、漢字改革與字典編纂、文學;民俗學、在臺灣推行“國語”的理論與實踐、人文學術史和大學語文教學等七組;并加以導讀,力圖展示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力、卓越的學術創見和鮮明的學術特色。
魏建功文選 相關資料
插圖:照這通訊上的話,大字的就是2015號的《切韻》,小字的就是2014號的《刊謬補闕切韻》。我之分析五組由于韻目的討論,近來再細看影片,小字本上隱約找出了2014號碼的痕跡,大字本上隱約找出了2015號碼的痕跡,可是并不想再有什么具體結論的表示。照伯希和目錄,2014是九紙,我們得到十張影片;我細看原件應是七紙,所以我們還少得二紙,而“刊謬補闕切韻”的名目就未能憑空結撰出來了。照伯氏目錄2015是三紙,他寫《切韻》是否也有一個刻著《切韻》的原件,自是問題;并且依我看六張影片的原件卻又該是四紙,這更是問題。關于這些刻本原狀不明了嘹,我想不加懸揣。十六頁的體制已詳《國學季刊》中。現在就通訊記者所寫,略記疑點:2014“大唐刊謬補闕切韻”題字是一張末頁,我們不能必斷是王仁昫無疑。故宮本王仁昫韻只寫“切韻”,《敦煌掇瑣》本王仁昫韻都寫“刊謬補闕切韻”,體制原不一定。后人復刻前代的書并不改字,澤存堂刻《廣韻》依然題“大宋重修廣韻”,有“大唐”字樣還可以有五代刻的可能。隋、唐韻書作者夆起,名稱相襲相重的屢見不一,我們不能因為知道王仁昫有“刊謬補闕”之作,遇有“刊謬補闕”的就給王仁啕遇缺即補。故宮本王韻與《敦煌掇瑣》本王韻不相同,這刻本也不與那兩本相同。第一宣韻不是兩個王韻里有的;第二鹽韻五十一的次第不是王韻的系統;第三宣韻三十一和鹽韻五十一排不連攏;第四三十五豪韻影片注2014(8)與注2014(5)的肴韻殘頁影片確系同板的兩張印本,然則2014總號下的各紙必是從書的形式上的觀察集合起許多殘頁來的了。從這四點上看,我們反不敢說什么肯定的話了(通訊未載韻目名稱,也很覺可惜)。
魏建功文選 作者簡介
魏建功(1901-1980),江蘇省如皋縣(今屬海安縣)人。我國現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民間文學的拓荒者。在音韻學、漢字改革、漢語規范化和辭書編纂等方面卓有建樹。主要著作有《古音系研究》、《十韻匯編》(合作)等,主編《新華字典》(第一版),參與制定漢字簡化方案,參訂《漢語成語小詞典》。主要論文有《古陰陽入三聲考》、《黟縣方音調查錄》,《吳歌聲韻類》、《唐宋兩系韻書體制之演變》、《論切韻系的韻書》、《故宮完整本王仁昀(刊謬補缺切韻>續論之甲》、《張洵如〈北平音系十三轍〉序》、《古音學上的大辯論——〈歌:圮負虞模古讀考〉引起的問題》等。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