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明代宮廷建筑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400480
- 條形碼:9787513400480 ; 978-7-5134-004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代宮廷建筑史 本書特色
《明代宮廷建筑史》為明代宮廷史叢書之一,由社科院孟凡人先生撰寫。本書重點闡述了明代宮廷建筑的發展演變過程、內涵、規劃理念、設計方法、布局藝術,明代宮廷建筑形制布局的源(繼承傳統)流(對后世的影響)和稽古創制等問題,并配有大量宮廷建筑圖片,是一本了解明代宮廷建筑的通史之作。
明代宮廷建筑史 內容簡介
《明代宮廷建筑史》內容簡介:宮廷史是歷史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而又比較特殊的內容。故宮即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在長達491年的歲月中,先后有24位皇帝在這里生活和執政。始建于明永樂時期的紫禁城,雖然在清代有過不少改建、重建和新建,但總體上仍保持著初建時的格局,并保存有部分明代建筑與明宮文物。因此,研究明清宮廷史是故宮博物院的優勢和責任。但長期以來,我們在清宮史研究方面成果比較顯著,而對于明宮史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從故宮學的視角和要求來看,深入開展明宮史研究,不僅對于研究中國歷史很有益處,而且對于發掘故宮的豐富內涵,推動博物院事業的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從2005年開始,故宮博物院采取多種措施加強明代宮廷史的研究,《明代宮廷史研究叢書》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成果。
明代宮廷建筑史 目錄
明代宮廷建筑史 節選
《明代宮廷建筑史》內容簡介:宮廷史是歷史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而又比較特殊的內容。故宮即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在長達491年的歲月中,先后有24位皇帝在這里生活和執政。始建于明永樂時期的紫禁城,雖然在清代有過不少改建、重建和新建,但總體上仍保持著初建時的格局,并保存有部分明代建筑與明宮文物。因此,研究明清宮廷史是故宮博物院的優勢和責任。但長期以來,我們在清宮史研究方面成果比較顯著,而對于明宮史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從故宮學的視角和要求來看,深入開展明宮史研究,不僅對于研究中國歷史很有益處,而且對于發掘故宮的豐富內涵,推動博物院事業的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從2005年開始,故宮博物院采取多種措施加強明代宮廷史的研究,《明代宮廷史研究叢書》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成果。
明代宮廷建筑史 相關資料
插圖:明代宮廷建筑除前述的主體建筑之外,其他方面也較多。大體看來,凡皇帝敕建且與皇帝關系密切的建筑,均可泛言宮廷建筑。下面擬擇其要者,概述苑囿和行宮,王府和王墳及皇家寺觀三個方面的簡況,凡此后面不再列專章介紹。(一)苑囿和行宮明中都和明南京苑囿情況不明,僅有的殘跡在上述二都紫禁城中略述之。明北京的西苑、御苑(御花園)、東苑、萬歲山將在明北京紫禁城中介紹。此外,還有南苑。南苑在北京城南20里,原是元代的飛放泊。永樂時,“繚以周垣百六十里,育養禽獸,又設二十四園以供花果”。苑內有海子,海子內設幄殿,供打獵時臨時居住,殿旁有晾鷹臺,臺俯臨三海子,筑72橋以渡。苑設海戶守護,以時供歲獵,馳射講武。至隆慶間,“榛養沮洳,宮幄不治”,逐漸荒蕪。清初繼續經營,稱南苑,又稱南海子,性質未變。在十三陵陵區的行宮,后文有說。此外,還有鞏華城(建于嘉靖時期)行宮。鞏華城在今北京昌平沙河鎮,永樂七年(1409),因該地“為圣駕展祀陵寢之路,南北道里適均”,于是在此地建行宮以備圣駕謁陵駐蹕。正統年間被水沖毀,嘉靖十六年至十九年(1537-1540)重建。行宮南北各一門,南門為龍蹕門,北門為寧遠門;東西各兩門,東門稱麗春門、步和門,西門稱延秋門、宣澤門。在龍蹕門內的中路建有龍蹕殿、廣載宮,東側建有凝禧殿、華鸞宮、集祥宮,西側建景惠殿、翠鳳宮、會祉宮。行宮,清初尚在,今已無存。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