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拋棄版權-文化產業的末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00864
- 條形碼:9787513000864 ; 978-7-5130-008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拋棄版權-文化產業的末來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分析版權制度的弊端,認為應當拋棄版權制度,為眾多企業家(包括藝術家)搭建公平的競爭平臺,從而對經濟模式進行根本性變革。本書為我們重新認識版權制度提供了新的視角。
拋棄版權-文化產業的末來 內容簡介
如果認識到版權理論既行不通又不合理,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人們立即會想到,版權保護了對賣座大片、暢銷書和文化明星的投資,卻扭曲了文化市場,將大量文化產品擠出人們的視野。同時,控制著版權的大型文化企業掌握著文化產品的生產、發行、推廣和銷售,從而壟斷了文化市場。從民主和公平競爭的角度看,這種市場控制決不能容忍。
拋棄版權-文化產業的末來 目錄
知識產權
原創性和明星效應
收入真的是動力?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
打擊盜版或更重要的事情
創意產業,版權復辟?
充分的理由
第二章 差強人意甚至更差的替代方案
大而不實
回歸老體制
集體所有制
聯合收費和集中征收
壟斷獨占vs知識共享
第三章 公平競爭的文化市場
拋棄版權-文化產業的末來 節選
《拋棄版權文化產業的未來》內容簡介:如果認識到版權理論既行不通又不合理,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人們立即會想到,版權保護了對賣座大片、暢銷書和文化明星的投資,卻扭曲了文化市場,將大量文化產品擠出人們的視野。同時,控制著版權的大型文化企業掌握著文化產品的生產、發行、推廣和銷售,從而壟斷了文化市場。從民主和公平競爭的角度看,這種市場控制決不能容忍。因此,我們需要推測一下拋棄版權并毫不猶豫地將大型文化企業拆大化小會有怎樣的效果。這樣做,將會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大量的藝術家能夠過上體面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此舉將復興公共領域。
拋棄版權-文化產業的末來 相關資料
藝術作品的使用者飽受各類權益征收組織的侵擾,而且在數字化領域的征收難度與日俱增。有些人還對收入分配狀況不滿。以作品的播放或觀看次數作為判定標準——這種取樣方法幾乎不可避免,顯然更加有利于曝光率高的藝術家們。因此,不禁要問,難道不能讓收人分配變得更加簡單公平嗎?據2005年在法國見報的一篇報道揭露,董事會成員和經理的高薪現象過于普遍也讓版權企業不得人心(Le Monde,9July2005)。但是,許多歐洲版權組織也確實將部分版權收益投向文化基金會,這些基金會有時作為國民文化生活的共同資助人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版權制度在版權所有者的個人權利與特定社會的文化進步之間取得平衡。這些基金會能否在世界貿易組織引領的新自由主義風暴中幸免于難尚不得而知,因為世貿組織框架禁止某國公民,也許還包括外國僑民,獨掌公共(或半公共)基金會。這是基于國民待遇原則,該原則認為僑民應該擁有與本國公民同樣的權利。因此,國民待遇不僅威脅著政府補貼行為,也威脅著版權組織旗下文化基金會的存在。如果這些制度對全世界敞開大門,國家將再也不能通過公共(或半公共)渠道對藝術作品的生產、推廣和發行給予幫助和支持。藝術品數字化和點對點交換服務的出現,成為擺在版權組織以及大型文化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迄今為止,它們尚不能得到完全解決。最初,它們要求處罰數以億計的藝術作品非法使用者,這一要求至今未變。
拋棄版權-文化產業的末來 作者簡介
約斯特·斯密爾斯(Joost Smiers),博士、教授,政治學家、荷蘭烏德勒支藝術學院藝術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由他撰寫的《重壓之下的藝術:全球化時代推進文化多樣性》一書已經被譯成十種文字。他住在阿姆斯特丹。瑪麗克·范·斯海恩德爾(Marieke Van Schijndel),文化學家、工商管理碩士。她住在荷蘭烏德勒支,從事文化領域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