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278097
- 條形碼:9787802278097 ; 978-7-80227-80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 本書特色
《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知識體系循序漸進,計算公式推證詳細,例題解答步驟清晰完整,編程計算器解題方法快捷便利。
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 目錄
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 節選
《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是參照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大綱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編寫的。主要講述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的基本理論、設計和計算方法。主要內容包括:結構可靠度應用概率論簡介,建筑結構荷載,建筑結構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鋼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學性能,受彎、受壓、受拉、受扭構件承載力的計算,鋼筋混凝土構件變形和裂縫的計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計算,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設計共10章。《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還介紹了使用編程計算器的一種解題方法,書中提供了23個主程序和8個子程序,基本能滿足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的計算需要。書中例題除手算外,還按編程計算器進行了演算。《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適合作為高校土建類專業教材,也可供工程設計、監理和施工技術人員使用。
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與計算 相關資料
插圖:1.2 混凝土結構發展簡況鋼筋混凝土結構自19世紀中期開始應用,迄今已約150年了。它的發展可分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19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發展的初級階段。由于生產技術水平的限制,這時混凝土和鋼材的強度還都很低,鋼筋混凝土多用于梁、板和柱等構件。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理論尚未建立,構件截面承載力按材料力學公式計算。第二階段:20世紀20年代至20世紀50年代,這一階段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應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了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和空間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開始采用破損階段計算理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混凝土強度和鋼材的強度不斷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了很大發展,工業化施工方法廣泛采用,結構計算開始采用三系數極限狀態設計理論。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我國也開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造梁、板和柱等構件。但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鋼筋混凝土結構發展十分緩慢,高層建筑寥寥無幾。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第三階段: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這一階段初期,我國工業蓬勃發展,興建了大量單層工業廠房,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廣泛采用。在磚混結構中,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如預應力圓孔板、進深梁等大量采用。這時,國內結構計算采用破損階段計算理論。進入20世紀80年代,混凝土結構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廣泛采用,結構計算采用極限狀態設計理論。第四階段:自20世紀80年代起進人第四階段。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城市建設進程加快,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城市有軌交通縱橫交錯,混凝土強度和鋼材強度進~步提高,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應用范圍不斷地擴大。這一時期結構設計理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充分反映了半個世紀以來豐富的結構設計經驗及科學研究成果,規范中規定了以概率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進行設計,使鋼筋混凝土計算理論和設計方法更加完善,也使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