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釣魚臺往事追蹤報告-(上.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330496
- 條形碼:9787507330496 ; 978-7-5073-3049-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釣魚臺往事追蹤報告-(上.下卷) 本書特色
1954年,毛澤東北戴河下令,東南沿海驟起我軍與國民黨軍海空大戰。1958年,北戴河會議掀起建立“人民公社”高潮。毛澤東決意炮轟金門,中直療養院1號樓成為金門炮戰總指揮所。林彪從96號樓倉皇出逃,“九一三”事件震驚中外。
本書由權威軍史專家傾力奉獻,圖文并茂,真實再現了共和國領袖的風采,給人以思想和視覺的震撼。是一部值得閱讀、收藏的珍貴紅色經典。
釣魚臺往事追蹤報告-(上.下卷) 內容簡介
位于北京三里河的釣魚臺,曾經是一處神秘禁地。它是國家領導人進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許多震動世界的事件在這里謀劃、決策。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重要會議也曾經在這里召開,很多重要新聞在這里發布。
隨著時間的推移,釣魚臺越來越成為世人矚目的地方,它的神秘色彩也日益濃重。讓我們慢慢揭開它的面紗,認識與它有關的一個又一個風云人物。
本書揭開了歷史塵封的釣魚臺面紗。
釣魚臺往事追蹤報告-(上.下卷) 目錄
報告之一 住進釣魚臺的首位國賓赫魯曉夫
01/赫魯曉夫首次訪華,兩國關系的“蜜月”期
02/毛澤東回訪蘇聯,曾稱贊赫魯曉夫
03/赫魯曉夫二訪中國,雙方發生尖銳分歧
04/赫魯曉夫*后一次來華,毛澤東與他針鋒相對
05/為了中蘇兩黨大論戰,釣魚臺成立了寫作班子
06/往事追蹤,毛澤東與斯大林的恩恩怨怨
07/中蘇兩國兩黨之間友好關系*后不幸中斷
報告之二 釣魚臺,胡志明植下“友誼樹”
01/胡志明與毛澤東的深厚友情,始于延安時期
02/美國侵越戰爭開始后,毛澤東一如既往地支持胡志明
報告之三 秘密進入釣魚臺的美國政要
01/本應是結尾的開頭
02/尼克松來叩中國大門
釣魚臺往事追蹤報告-(上.下卷) 節選
《釣魚臺往事追蹤報告》內容簡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有一座宏偉的建筑,它就是人民大會堂。與共和國命運相關的無數故事,就發生在這座帶有神圣和神秘色彩的廳堂之內。他不僅是中國人民政治生活的神圣殿堂,而且是中國打開國門擁抱世界的見證者。
釣魚臺往事追蹤報告-(上.下卷) 相關資料
釣魚臺18號樓又稱總統樓,是當時國賓館的中心。它接待的第一位國家元首是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來中國的赫魯曉夫住進大屋檐的18號樓后,對當時的彭真市長抱怨說:“國賓館里的浴缸太小了”。當時人們感到奇怪,國賓館里的浴缸都是按大號訂做的,身高不過1.68米的赫魯曉夫怎么會嫌小呢?也許,這時他已經對中國各方面都看不順眼,于是亂挑毛病。赫魯曉夫這個名字對中國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特別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的一段名言更使他的名字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印象深到。毛澤東說:“赫魯曉夫式的人物就睡在我們的身旁”。紅衛兵把劉少奇稱為“中國的赫魯曉夫”……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這種記憶也慢慢淡化了,歷史老人也把許多的真相告訴了人們。赫魯曉夫畢竟是赫魯曉夫,畢竟是一個大國的一號領導人。無論他們是馬克思主義者還是修正主義者,他們都已經作古。我們今天再來寫他們似乎可以更接近真實,更接近歷史的本來面目。毛澤東和赫魯曉夫代表著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各自有著不同的個性,這就注定了他們要發生各種各樣的沖突。但他們的沖突,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不同的個性,還有許多個性以外的東西左右著他們……01/赫魯曉夫首次訪華,兩國關系的“蜜月”期在20世紀50年代,有那么一陣子,赫魯曉夫的形象曾多次出現在中國的報刊和雜志上。那時候,蘇聯和我們的關系是同志加兄弟,他代表老大哥。赫魯曉夫給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是個壞人——他的名字是和修正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連在一起的。再加上他有一個光光的腦袋,那時人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赫禿子”。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對赫魯曉夫的情況作一個簡單的介紹,這對廣大的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是很有必要的。中國人都知道1893年12月26日,在湖南的韶山,降生了一位中國人民的好兒子、后來成為中國人民的領袖的毛澤東。赫魯曉夫比毛澤東小1歲,出生在1894年。他的出身與毛澤東不同,毛澤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赫魯曉夫是一個礦工的兒子。他信仰共產主義比毛澤東要早,1918年,他就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此人很有個性,說話有些粗魯,辦事也不思前想后,說干就干。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有時甚至做出一些有失身份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優點和缺點都十分突出。按照“臺階論”的說法,他倒是一級一級干上來的,不是“坐火箭”上來的。對此赫魯曉夫本人也引以為豪,經常和別人說他當州委書記時如何如何。在斯大林時期,他就是蘇聯共產黨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了。他對斯大林的吹捧也是事實,我們當年在批判他時的那些話雖有點過頭,但大致還是那么回事。斯大林的去世,給他提供了一個在蘇聯政治舞臺上大顯身手的機會。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蘇共中央書記馬林科夫接任部長會議主席,但不到10天,權力就被赫魯曉夫奪去。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我們不能不說赫魯曉夫還是有些手腕的。同年9月,蘇共中央全會正式選舉赫魯曉夫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后來他在蘇共中央全會上作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秘密報告”——這當然是后話。赫魯曉夫這次訪華,主要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周年的慶祝活動,并參加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的開幕式。但這些活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會談。這是他們第一次坐在一起,共同商討中蘇兩個社會主義大國的事情。從當年的報刊雜志上,我們看到了這次會談的成果: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政府關于中蘇關系和國際形勢各項問題的聯合宣言》2、《關于對日本關系的聯合宣言》3、關于“蘇軍從旅順口海軍基地撤退,1955年5月31日之前將該基地交由中國完全支配”的決定。4、關于將1950年、1951年創辦的4個中蘇股份公司中的蘇聯股份自1954年1月1日起完全交給中國。這四個公司分別是在新疆境內開采有色及稀有和貴重金屬的公司,在新疆境內開采和提煉石油的公司,在大連建造和修理輪船的公司和民航公司。這些公司中的蘇方股份由中方用出口貨物在數年內還清。5、簽訂中蘇科學技術合作協定。6、中蘇修建蘭州-烏魯木齊-阿拉木圖鐵路并組織聯運的協定。7、中蘇蒙修建集寧到烏蘭巴托鐵路并組織聯運的協定。8、蘇聯為中國提供5.2億盧布長期貸款的協定。9、幫助中國新建15個工業企業和擴大原有的141項企業的供應范圍的議定書。……應該說,蘇聯政府代表團這次訪華,是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一定實際利益的。在中蘇舉行的雙邊會談中,毛澤東與赫魯曉夫有不少直接對話,據有些當事人的回憶,他們的對話也頗有意思。毛澤東說:“……國際形勢總的來說對我們是有利的,首先是各國人民積極地行動起來了,抬起頭來了。帝國主義的威風被煞下去了好多,不像以前那樣囂張、盛氣凌人了。實際上,他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赫魯曉夫接著說:“帝國主義卻沒有睡大覺,而是天天在蠢蠢欲動,在圖謀不軌,想達到他們的罪惡目的。他們的氣焰的確沒有以前那么囂張,但他們確實在活動著。”毛澤東說:“十根指頭被切去了兩根,而且切去的是大拇指,手力畢竟不如以前了,大大削弱了,甚至減去了一半力量。總之,形勢是好了,對我們是有利的。”說到這里毛澤東停了一下,接著說:“自然,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自己的警惕性。我們現在有一個和平建設時期,應充分利用它,進行經濟建設,大力發展生產力。不過這個時期究竟有多長很難說,因為這不是由我們的主觀愿望所決定的。如果我們有20年的和平建設時期來發展經濟,那么戰爭的危險性就會減少很多,甚至可能打不起來了。過二三十年后,如果帝國主義要打,那就是結束帝國主義存在的時候了。但究竟是經過一場大戰來結束戰爭,還是由于人民力量、和平力量強大,從此戰爭打不起來,這還要看看。”他們的看法自然有些差異。……赫魯曉夫主動問毛澤東:“你們對我們還有什么要求嗎?”毛澤東的回答很有點藝術性,他說:“關于這方面的事情,雙方的專家天天都在接觸和交談。他們相互協作,交換意見,協商解決問題,事情能辦通。”說到此處,毛澤東又停頓了一下,說:“我們對太陽能、核武器感興趣。今天想同你商量,希望你們在這方面對我們有所幫助,使我們有所建樹。總之我們也想搞這項工業。”這太出乎赫魯曉夫的預料,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當翻譯把這話全部翻譯出來后,他呆了好一會兒才說:“搞那個東西太費錢了。”看看毛澤東不以為然的神色,他又解釋說:“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有一個核保護傘就行了,無須大家都來搞它。毛澤東同志,你不知道哇,那個東西既費錢又費力,又不能吃不能用。生產出來后還得儲存起來,不久又過時了,還得重造,太浪費了。”毛澤東不說話,中國方面其他人也不說話。赫魯曉夫又說:“目前你們不必搞這些東西,還是集中力量搞經濟建設,發展與國計民生有關的生產,改善人民的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搞原子彈好。假使目前要搞核武器,把中國的電全部集中用在這方面是否足夠還很難說。那么,其他各項生產事業怎么辦?國計民生怎么辦?但你們如果十分想辦這件事,而且是為了進行科研,培訓干部,為未來新興工業打基礎,我們可以幫助先建設一個小型原子反應堆。這比較好辦,花錢也不太多。這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借這個條件培訓干部,也可以派一些有基礎的人員到蘇聯學習、實習和深造。你們以為如何?”毛澤東回答說:“也好,讓我們考慮考慮再說。”赫魯曉夫又說:“我們聽說,中國人民在解放以后,生活上有了保障,這是可喜的一面。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要求是與日俱增的。我經常想,你們這么多人口,如果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伸手向國家要,我看很難應付得了。然而不管怎樣,這的確是國家應該解決好的首要問題。在西方,這個問題如果不能擺在首要位置加以妥善解決,那日子是過不好的,甚至是過不下去的。”毛澤東點點頭,說:“我們之間在對外方面和國際活動中,多進行磋商,協調步調,一致對外,在對內方面和生產建設上,則互相幫助,互通有無,互相協作,這不很好么!”聽毛澤東這樣說,赫魯曉夫很高興,他拿起桌上的一個杯子,舉得很高很高,說:“好!好!”毛澤東很坦率地對赫魯曉夫說:“你第一次到中國來,可以到任何一個地方去看,去走。特別是到我們的南方,那里是另一種情景。”赫魯曉夫更加高興了,他說:“你們這里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我哪里都想去,但這次只能到沿海的南方北方走走。”毛澤東見赫魯曉夫拿起了一塊臘肉,正往口里填,說:“赫魯曉夫同志,你到哪里都可以,就像在你自己的家里一樣。我這個人喜歡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去活動,不喜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所以我們也不給作什么特殊安排,隨你的便。”赫魯曉夫胃口大開,不少臘肉、火腿進了他的肚子。赫魯曉夫這次來華,先在北京的街頭看了古城的風貌,又到了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在黃浦江邊漫步;然后他又在杭州西湖品嘗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到廣州吃了中國的另一菜系粵菜。途經長江時,他也領略了中國第一江“江濤拍岸”的情景;到旅順時,也看到了與黑海不同的中國內海。這是中蘇關系最高潮的日子。02/毛澤東回訪蘇聯,曾稱贊赫魯曉夫1957年11月,毛澤東第二次踏上蘇聯的土地。上一次他來這里,是來見斯大林,這一次克里姆林宮已經易主,他就是毛澤東并不陌生的赫魯曉夫。這次訪蘇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參加蘇聯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的紀念活動,二是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歐亞12個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和世界64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另外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那便是中蘇雙方達成了一打不成文的協議。赫魯曉夫由于剛剛出現的波匈事件和黨內反對派問題而地位不穩,希望毛澤東對他表示支持,為此答應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核技術。毛澤東則表示,如雙方談判成功,可以去蘇。于是,在這一年10月中蘇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后,毛澤東便如約前往蘇聯訪問。毛澤東此次蘇聯之行是有不少想法的,但他不肯外露,在飛機上,他還和蘇聯駐中國大使尤金開玩笑。他說:“你是哲學家,又是我們的老朋友,我給你出個題目怎么樣?”尤金說:“我們是老相識了,自然是老朋友,主席給我出題目考試,我爭取及格。”毛澤東笑笑說:“我們剛才在機場,現在在天上,再過一會兒我們又要落到地上,這在哲學上應該怎么解釋呢?”尤金沒有料到毛澤東會出這么一個題目,他眨眨眼,說:“這個問題我可沒有研究過。”毛澤東笑瞇瞇地看著他,好像在說你想想看。尤金看看毛澤東,又看看周圍的人,還是搖搖頭。毛澤東笑了,笑得很開心。這位蘇聯哲學家被他考住了。他說:“我來回答,請你這哲學家鑒定鑒定。飛機停在機場上是個肯定,飛上天空是個否定,再落到地上就是否定之否定……”“太妙了!我還是第一次聽人這樣講哲學!”尤金不知道,毛澤東早就提出要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里和書本上走出來,要讓廣大的工農兵學哲學用哲學,要打破哲學的神秘。……當毛澤東坐的專機在莫斯科降落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機場等候了。毛澤東從機艙門口出現時,不由自主地眨了眨眼睛。他看到了赫魯曉夫和蘇聯的其他領導人,赫魯曉夫正在朝他招手。機場上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毛澤東對這一套歡迎的方式很不“感冒”,上一次他訪問蘇聯時,就曾經對斯大林搞的那一套歡迎儀式表示了很不贊同的態度。那是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慶祝斯大林70壽辰的宴會,從晚上8點開始,一直開到了第二天凌晨1點多才散。回到駐地,毛澤東對汪東興說:“我不知道蘇聯的宴會為什么要搞這么長?吃也沒什么好吃的,看也沒什么好看的,鼓了一晚上掌,手都鼓痛了。我們回去不學這個。吃飯就好好吃飯,看戲就好好看戲。”汪東興點頭稱是。毛澤東又說:“唉,宴會的人那么多,每道菜每人一份,都要服務員送到每位面前,他們的服務員真不少,太辛苦了。”毛澤東在赫魯曉夫的陪同下,完成那一套在他看來是繁瑣的儀式,然后上了汽車。赫魯曉夫和他同坐一輛車。在車上,毛澤東又和赫魯曉夫說起儀式的事情來。“赫魯曉夫同志,我不是和你們打過招呼嗎,請你們不要搞什么儀式,不要來這么多的人接,你們怎么還是搞得這么隆重?”赫魯曉夫有他的看法,在他的心目中這是應該的必需的,是不應該也不能簡化的。他說:“我們是收到過尤金的報告,說你有這樣的請求。我們認真地討論過,我們的同志都認為不應該那樣。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來了都照慣例辦的。你這樣的同志來了,我們是不能簡化的。”毛澤東的回答非常得體,而又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說:“謝謝你們的盛情,我看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這一套也就都沒有用了。”毛澤東這次來蘇聯,赫魯曉夫還是比較熱情的,毛澤東對他也比較熱情,但在一些問題上,是沒有同意他的意見的,有些分歧甚至是不可調和的。毛澤東在蘇聯發表了一些精彩的言論,有的言論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他站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立場上,既講了赫魯曉夫不少好話,也對他提出了一些批評。毛澤東說他的好話是真誠的,批評他也是真誠的。到莫斯科之后,毛澤東在和兄弟黨的領導人接觸時,曾多次做他們的工作,要社會主義陣營以蘇聯為首。
釣魚臺往事追蹤報告-(上.下卷) 作者簡介
董保存,解放軍(文藝、昆侖)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大校軍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小說,報告文學共20余部,200多萬字。近年來在傳記文學、紀實文學領域著述頗豐。作品曾數十次在軍內外、國內外獲獎,其中紀實文學《毛澤東與蒙哥馬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最近被評為“中國當代十名優秀傳記文學作家”。
- 主題:歷史政治類書籍
釣魚臺位于北京三里河,他曾經是一處神秘禁地。它是國家領導人進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許多震動世界的事件在這里謀劃、決策。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重要會議也曾經在這里召開,很多重要新聞在這里發布。隨著時間的推移,釣魚臺越來越成為世人矚目的地方,它的神秘色彩也日益濃重。讓我們慢慢揭開它的面紗,認識與它有關的一個又一個風云人物。本書揭開了歷史塵封的釣魚臺面紗。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