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房地產法律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077935
- 條形碼:9787307077935 ; 978-7-307-07793-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房地產法律實務 目錄
房地產法律實務 節選
《房地產法律實務》以有關房地產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盡可能從民商法的視角闡述了房地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同時為了突出實用性,《房地產法律實務》還還穿插了許多案例分析和思考,并安排了“難點追問”、“前沿提示”、“推薦閱讀書目”等內容,不僅能豐富讀者的知識,也能使讀者們以-種不同于以往的理念重新看待房地產法。
房地產法律實務 相關資料
插圖:土地征收補償的原則是土地征收補償制度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不僅明確回答了被征地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公權力侵害時要不要補償的問題,而且還直接決定著國家彌補相對人這種損害的程度。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均在憲法層面上對土地征收補償的原則作出了規定,以體現立法目的對政府征收權利的限制和對私有財產的保障。對于征收補償的原則,各國立法的規定卻并不一致。總體而言,有完全補償和部分補償兩種類型。根據我國現行《憲法》第10條第3款的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從憲法的角度來說,我國確定了對于土地征收應予以補償的原則,但補償的原則,并未從憲法的層面上給予明確的回答。按照我國的《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可以說補償的原則按照現行的立法而言,主要有以下兩個:(1)保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原則。在我國,土地對農民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其不僅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征地補償應使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為原則,以保障農民兄弟的利益不因征地而受損。為此,《土地管理法》第47條第6款規定,依照本條第2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2)按照被征收土地原用途給予補償的原則。在我國,征地補償的標準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按照市場化的標準。而是按照土地平均年產值作為補償標準的制度。原來是耕地的,按耕地的標準給予補償,原來是林地的,按林地的標準給予補償,對地上物的補償和對人員的安置也是如此。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