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南潯現象-晚清民初江南市鎮變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8972
- 條形碼:9787500488972 ; 978-7-5004-8897-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潯現象-晚清民初江南市鎮變遷研究 本書特色
《南潯現象·晚清民國江南市鎮變遷研究》是民國浙江史研究叢書。
南潯現象-晚清民初江南市鎮變遷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展示的是一部立體的江南名鎮南潯在近現代的流變史,作者以晚清民國的大時代背景立題,將小歷史的個案研究置于大歷史的觀察視角,作者提出的“南潯現象”的問題研究,彰顯出一個歷史學者的問題意識和深切的現實人文關懷。晚近時期的南潯,既是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碰撞的縮影,更是早期資本主義市場化在中國的縮影,同時,它又以縮影的形式展現了江南市鎮由傳統向近現代曲水流觴式的轉型演進歷程。南潯在近代的歷史命運,從長時段的空間范圍和地方性知識角度提供了一種極具價值的解讀范本和經濟社會景觀——南潯現象。
南潯現象-晚清民初江南市鎮變遷研究 目錄
一、歷史點擊
二、問題提出
1.江南市鎮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2.南潯市鎮研究概覽
3.叩問“南潯現象”
第二章 南潯市鎮社會結構的變革
一、時代變局下社會階層的變化
1.四民之序的錯動:以商人為例
2.士紳階層的分化和新陳代謝:以教育為視角
3.紳商合一、商紳一體:傳統士紳的由紳而商與新起富商的由商而紳
4.社會階層內涵新變:新職業和新的社會力量出現
二、社會新風下家庭結構的變遷
三、世界新潮流下社會組織的變化
1.市鎮行政組織機構的變遷
南潯現象-晚清民初江南市鎮變遷研究 節選
《南潯現象·晚清民國江南市鎮變遷研究》展示的是一部立體的江南名鎮南潯在近現代的流變史,作者以晚清民國的大時代背景立題,將小歷史的個案研究置于大歷史的觀察視角,作者提出的“南潯現象”的問題研究,彰顯出一個歷史學者的問題意識和深切的現實人文關懷。晚近時期的南潯,既是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碰撞的縮影,更是早期資本主義市場化在中國的縮影,同時,它又以縮影的形式展現了江南市鎮由傳統向近現代曲水流觴式的轉型演進歷程。南潯在近代的歷史命運,從長時段的空間范圍和地方性知識角度提供了一種極具價值的解讀范本和經濟社會景觀——南潯現象。
南潯現象-晚清民初江南市鎮變遷研究 相關資料
插圖:南潯之聞名江南乃至全國,應當說是在明清、民初時期。碑記所載:南潯在歷史的歲月中,“漸成一大聚會,歷唐宋元明,圮而復興”,清初順治時,南潯已是“萬家煙火,往來目為小都會”,風云際會的太平天國運動中,并有“小天京”的美稱。至道光,“環鎮五六里,灶煙數萬家”,“遂屹然成巨鎮”②。其間,經歷19世紀40年代“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在近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作用下,南潯,這個因絲而毓的小鎮,聲名鵲起,成為聞名全國的絲業市鎮,成為五口通商時代湖絲生產的重要集散地,極一時之盛。伴之而起的是,南潯出現了以“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③為代表的早期民族資本群體,南潯經濟由此而空前繁榮,并在中國社會謀求新式發展的近代化指標方面,成為市鎮城市化方向的前驅者,成為中國早期資本主義市場化的實踐者。但正如陳旭麓先生所指出的:“以出口為目的的商品性農業是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它們顛簸于世界市場的供求起落之中。”由于中國社會沒有能夠從自身已有的封建主義的生產方式中產生并過渡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是在外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影響下,伴隨著殖民制度的鍥入,開始了自己的現代化歷程,因此,使得中國的歷史在新與舊、中與西的復雜糾葛中走上了一條曲折發展的道路。
南潯現象-晚清民初江南市鎮變遷研究 作者簡介
李學功,歷史學教授,從事先秦史、思想文化史和區域社會史研究。現為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浙江省高校哲學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湖商研究所副所長,湖州師范學院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7項,獲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學術觀點被《新華文摘》、《中國史研究動態》暨人大復印資料《歷史學》、《經濟史》等刊物摘登、轉載。出版《三代社會形態》、《孫中山思想研究》等著作(合著)。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