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振衣千仞-江南文化名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092037
- 條形碼:9787208092037 ; 978-7-208-09203-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振衣千仞-江南文化名人 內容簡介
本書分別選取遺民、學人、文人、藝術家、佳麗、儒商、師爺、園林藝術家、高士、山人等十類人物作為江南文化名人的代表,以創造與傳承這一文化的江南名人為考察對象,通過對一個個鮮明的人物敘述與分析,展現江南詩性文化的地域特征和精神風貌,彰顯江南文化名人的歷史價值與現實價值。通過江南歷史名人們鮮活的話語、感性的身影與詩化的生命,江南文化精神才穿越了時空輪回,在江南大地上四季常青不敗。數十位江南風流名人妙筆點評,讓人更深切地感受江南風韻與文化精神:詩性、浪漫、率真、想象、飄逸、開放,尚虛無,重情感……
振衣千仞-江南文化名人 目錄
前言江南與“為江南文化所化之人”
**章 臣心一片磁針石——江南遺民
一、留得桃源好避秦
聽雨僧廬下——蔣捷
獨立青峰野水涯——一謝枋得
二、死留碧血欲支天
毅魄歸來——夏完淳
垂節義于千齡——張煌言
三、文化神州系一身
東方的微光——黃宗羲
以天地為書齋——顧炎武
忠義肝膽見乎辭——王夫之
第二章 重文守心,問天探奧——江南學人
振衣千仞-江南文化名人 節選
《振衣千仞:江南文化名人》分別選取遺民、學人、文人、藝術家、佳麗、儒商、師爺、園林藝術家、高士、山人等十類人物作為江南文化名人的代表,以創造與傳承這一文化的江南名人為考察對象,通過對一個個鮮明的人物敘述與分析,展現江南詩性文化的地域特征和精神風貌,彰顯江南文化名人的歷史價值與現實價值。通過江南歷史名人們鮮活的話語、感性的身影與詩化的生命,江南文化精神才穿越了時空輪回,在江南大地上四季常青不敗。數十位江南風流名人妙筆點評,讓人更深切地感受江南風韻與文化精神:詩性、浪漫、率真、想象、飄逸、開放,尚虛無,重情感……
振衣千仞-江南文化名人 相關資料
插圖:浙江會稽“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這是東晉畫家顧愷之的隨口應答,卻一語道出了中國山水畫的妙境。“山水質有而趣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目送歸鴻,手揮五弦”……這便是中國山水畫天然自成的審美境界。出身于江南高門世族的顧愷之從小便受到這種美的感召,“濯濯如春月柳”、“軒軒如朝霞舉”的江南山水讓顧愷之找到了一種最適宜表現他自由心靈的方式——那便是寄情于山水的藝術。在中國繪畫史上,顧愷之是第一位以三絕飲譽畫壇的大師。其與后世眾多以詩、書、畫稱絕的畫家所不同的是,顧愷之的三絕乃才絕、畫絕和癡絕。盡管顧愷之的詩文并未被傳頌下來,但他的才氣卻在日常對話中盡顯無遺。傳說,顧愷之吃甘蔗的方法與眾不同,甘蔗越近根部越甜,而顧愷之則從梢部吃起,逐漸向下,旁人疑惑不解,顧愷之卻答道:“漸入佳境也。”這四個人們耳熟能詳的漢字從顧愷之的口中說出競充滿了詩情畫意。顧愷之年輕時曾受桓溫識拔,桓溫死后,顧愷之拜桓溫墓,云:“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人問之日:“卿憑重桓乃爾,哭之狀其可見乎?”顧日:“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