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舍己為人-敦煌心靈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036780
- 條形碼:9787801036780 ; 978-7-80103-67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舍己為人-敦煌心靈之旅 本書特色
《敦煌心靈之旅:舍己為人》:舍己為人,正確對待已擁有的,才能燃點生命的火光敦煌名畫佛經故事處世智慧視覺與心靈結伴同行人生真諦,原來觸目皆是敦煌名畫:眾多權威專家親臨敦煌觀摩、拍攝,以高清影像集中呈現敦煌壁畫的頂級真跡——凌空飄舞的飛天、莊嚴肅穆的羅漢……穿越千年的彩色藝術盡顯盛大輝煌和驚人之美。佛經故事:生動的壁畫描繪的是經典佛經故事,五百強盜修成正果、善事太子人海取寶、九色鹿舍己救人……故事豐富離奇,情節曲折動人,是一堂堂誘人的人生修行課。處世智慧:著名佛學大師凈因法師等智者的修行心得和人生感悟字字珠璣,為身陷生活、職場和心靈等困境中的現代人指點迷津,讀來可謂醍醐灌頂、受益終生。
舍己為人-敦煌心靈之旅 目錄
舍己為人-敦煌心靈之旅 節選
《敦煌心靈之旅:舍己為人》內容簡介:舍己,是為了善用自己的資產、才智乃至生命。有智慧的人能夠“舍”,因此能“得”。世間萬物,我們只能使用,何曾永恒擁有。悲憫的心靈:有能力為別人服務,比無能力而接受他人的服務更有福氣。豁達的心靈:對人生想得透徹一點,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永遠與我們為伴。再親愛的人、再多的財物,也終有離別聚散的時候。所以,又有什么東西是舍不得的呢?健康的心靈:人的身體有殘缺不算苦,人性的殘缺才是真正的苦,因為世間的災難禍害,大都是由手腳完好但心靈殘缺的人所造成的。行善的心靈:為善之心,人皆有之,但善心被心術不正之徒濫用,便成了傷心。所以,行善之人若無智慧做導航,往往成了好心的傻瓜。
舍己為人-敦煌心靈之旅 相關資料
插圖:從前有一位國王摩訶羅陀,治國有方,終生積德行善。他有三個兒子,長得威武無比,德才兼備,其中三王子薩埵尤為出眾。一天,三位王子入山游玩,途中在一片茂密的竹林停下來休息。大王子說:“今天怎么搞的,我心里非常驚懼惶恐,但愿不會在竹林中遇上猛獸襲擊。”二王子說:“我從來沒有吝惜自己的身體,但今日真的恐怕會與所愛的人相別離了。”薩埵說:“我既沒有恐懼,當然也沒有與親人別離的憂慮。”深山空寂,令神仙也贊嘆:“此處寧靜悠然,能讓有緣之人得安樂。”身處危境,思想境界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大王子說的代表普通人的心理,當生命受到威脅時,自然感到害怕、想活命;二王子代表隨緣隨分的人的心態,面對生離死別,不免傷感無奈、依依不舍;三王子薩埵代表參透生死、超越生死的人的心態,他們深深明白,生死乃自然規律,理應坦然面對,無牽無掛,如此才能獲得自在圓滿的人生。趙樸初老居士的遺囑詩正表現出這類人的境界:“生固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舍己為人-敦煌心靈之旅 作者簡介
凈因法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博士生導師,香港僧伽學院副院長,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他對佛教史及佛教哲理有深入而全面的研究,經常獲邀到世界各地作佛學演講。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