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醫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131650
- 條形碼:9787117131650 ; 978-7-117-13165-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本書特色
《醫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
醫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目錄
醫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節選
《醫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共分三篇21章。**篇是基礎篇,包括緒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體系與范式、醫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過程、醫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設計、醫學社會現象測量及指標、醫學社會科學成果應用:第二篇是常用方法篇,介紹了資料收集方法、社會調查方法、社會調查技術、資料整理、常用定性資料分析方法、社會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常用綜合評價方法;第三篇是專題篇,分別論述了衛生服務研究方法、健康危險因素評價方法、生命質量評價方法、臨床經濟評價方法、衛生政策分析方法、醫院質量管理評價方法、衛生項目評價和醫學心理評估方法。
醫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相關資料
插圖:(二)社會科學研究所謂的社會科學研究就是人們從一定的社會科學學科角度出發,應用某些方法、技術對社會現象或事物所作的系統分析或解釋,簡稱社會研究。它是一種有目的的智力活動,也是一種社會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我們可以獲得有關社會現象或事物的知識,解決一定的理論或現實問題。具體來說,社會科學研究具有其重要的功能和目的。首先,社會科學研究有理論上的功用,也有實踐上的功用。前者指通過理論性或基礎性的社會研究,獲得人類社會的基本知識;而后者是針對某種社會實際問題而進行的具體研究,研究本身是為了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在實際的研究中,這兩個方面是相互關聯、必不可少的。其次,社會科學研究具有描述、解釋和預測的功能。描述就是對社會現象或事物的狀況、過程和特征進行客觀的說明,作出“是什么”的回答。尤其是對陌生的事物,我們所要做的首先就是通過細致的描述,獲得對他們的系統的認識和了解,描述也是進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礎。解釋的目的在于對研究對象的過程、原因等作出分析,即解釋“為什么”的問題。解釋性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不同的,如因果解釋、功能解釋、歷史解釋等。預測是對研究對象未來發展狀態的推測,是建立在描述和解釋基礎上的研究活動。只有對事物的現狀、發展變化規律及其因果關系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之后,才能對其未來的狀況做出正確的預測。但由于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社會科學的預測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二節醫學與社會科學的聯系一、醫學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種性質醫學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種性質。在醫學的自然科學性質方面,首先,作為醫學研究對象的人具有自然屬性。人體是一個生物有機體,人的生命活動是一個不斷進行自我復制、自我轉換、自我調整的自然過程。人的健康狀況和疾病與機體自身復制、轉換、調整的狀況,以及與人和環境的關系不可分割。醫學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是建立在對人體自身內在聯系、人體與環境聯系的基礎之上。其次,自然科學是認識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醫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明顯依賴于自然科學,包括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工程技術等在內的許多學科是醫學發展的堅實基礎。這些學科為醫療衛生活動、醫學研究、醫學人才培養提供了方法和途徑。醫學在具有顯著的自然科學性質的同時,還具有顯著的社會科學性質。作為醫學研究對象的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會存在物。人是以社會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僅要與外界交換物質,而且要與他人、與社會發生各種形式的聯系。人的健康狀況與人的精神活動、社會環境有著直接和(或)間接的聯系。醫學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也須建立在對人的精神活動的認識,人與社會的聯系的基礎之上。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