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湯姆叔叔的小屋:插圖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02159
- 條形碼:9787511702159 ; 978-7-5117-0215-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湯姆叔叔的小屋:插圖本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一位美國黑人奴隸,在慘無人道的奴隸制的壓迫下艱難的生活*終死去的故事。一經出版就猶如平地一聲震雷,震撼了美國社會,從而使得美國南北矛盾日趨尖銳,促使了廢奴運動的發展以及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
湯姆叔叔的小屋:插圖本 目錄
主要人物表
作者序
**章 一位善良的人
第二章 母親
第三章 丈夫與父親
第四章 湯姆叔叔的小屋之夜
第五章 黑奴易主的心情
第六章 發覺
第七章 母親的奮爭
第八章 伊麗莎出逃
第九章 參議員:人也
第十章 黑奴起運
第十一章 黑奴的非分之想
第十二章 合法交易例選
湯姆叔叔的小屋:插圖本 節選
**章 一位善良的人
二月,一個天氣凜冽的傍晚,有兩位紳士正坐在肯塔基州P城一間擺設考究的客廳里把酒換盞。他們身邊沒有仆人,彼此椅子也靠得很近,仿佛在一本正經地商量什么事情。
為了行文方便,我們到現在為止只說是兩位“紳士”。不過,倘若挑剔地打量一番,其中的一位,嚴格說來或許還夠不上紳士身份。這人矮小粗壯,五官猥瑣,其貌不揚;那矯飾狂妄的做派,說明他是一個蠅營狗茍,一心想躋身于上流社會的小人。他衣飾過分講究:俗氣的花馬甲,綴著黃點的刺眼藍圍巾,外加一條向人炫示夸耀的領帶,剛好跟他整個派頭相吻合。他粗糙肥胖的手上戴了好幾枚戒指;身上佩一條沉甸甸的金表鏈,上面系著一串光怪陸離的驚人大圖章。談得興濃的時候,習慣地把表鏈搖晃得叮當作響,流露出一副志得意滿的神情。言談話語之中,隨心所欲、信口雌黃地違反莫里氏語法規則,還時不時夾帶著各種褻瀆神明的言詞。這些言詞,即使是希望我們敘述得活靈活現的想法,也不可能讓我們把它們筆錄下來。
他的談話對手謝爾比先生,卻有一副紳士儀表;從他住宅的布置,以及家務管理的總的情況來看,都表明他的家道小康,甚至于殷實富裕。如前所述,這兩個人正在一本正經地交談著。
“叫我看,事情就這么辦吧。”謝爾比先生說。
“我可不能這樣做生意,絕對不能,謝爾比先生。”另一個說,一邊端起葡萄酒杯對著燈光端詳著。
“說實話,黑利,湯姆不比尋常;無論怎么說,肯定都抵得上這筆錢。他踏實可靠,又有本事,我整個莊園他都管理得有條不紊。”
“你是說像黑鬼子那樣可靠吧。”黑利說著喝了一杯白蘭地。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實話實說。湯姆是個踏實虔誠、明白事理的好奴隸。他四年前在一次野營布道會上信了教,我相信他不是假裝的。從那以后,我就把所有家產托付給他,錢財也好,房子也好,馬匹也好,統統交給他管,允許他在這一帶地方出出進進。無論什么事,我發現他總是忠心耿耿、老實厚道。”
“有些人不相信會有虔誠的黑鬼子,謝爾比,”黑利說,一面坦率地揮了揮手,“可我相信。我上次販到新奧爾良去的那批黑奴當中,就有這樣一個家伙。聽他的祈禱真跟在教友聚會上一樣。那家伙不聲不吭的,挺聽話的樣子,還給我賣了個好價錢。有個人不得不把他賣掉,我就撿了個便宜,把他出手時我賺了六百塊錢。是啊,我看要是貨真價實的貨色,黑鬼子信教倒是好事。”
“唉,湯姆可是個貨真價實的貨色,再沒有什么奴隸能跟他相比了,”謝爾比答道,“就說去年秋天吧,我讓他一個人到辛辛那提給我做生意,回家時帶回了五百塊錢。‘湯姆,我信賴你,’我對他說,‘因為你是基督教徒,你決不騙人。’湯姆自然回來了,我也知道他會回來。聽說,有些不三不四的家伙曾經對他說:‘湯姆,你干嗎不往加拿大跑?’‘哦,老爺相信我,我不忍心。’這事是別人告訴我的。跟湯姆分手,我心里很難過,真的。你應該讓他抵償債務的全部差額,黑利。要是你還有什么良心,你會這么辦的。”
“我告你說,買賣人能夠有多少良心,我就有多少良心。而且,你也清楚,也許只有用來發誓賭咒的那么一點點,”奴販調侃地打趣,“不過,論起朋友來,只要合情合理,我什么事都愿意干。可是這件事,你瞧,有點太叫人為難,太叫人為難啦。”奴販若有所思地嘆了口氣,又倒了些白蘭地。
“那么,黑利,你想怎樣成交這筆生意?”謝爾比尷尬地沉默了一會兒說。
“難道除了湯姆,你就不能再勻上一個小子或者丫頭?”
“得得,我一個也勻不出來。實話實說,要不是處境艱難,我決不愿意出賣奴隸,不想失去人手,這是實情。”
這時門開了,一個二代混血小男孩,大約四五歲的樣子,走進餐廳。小男孩長得分外清秀,招人喜愛。一頭黑發,像毛茸茸的絲一般纖細發亮,打著卷兒,貼在長著酒窩的圓臉蛋上;那雙又黑又大的眼睛,柔和而炯炯有神,從濃濃的長睫毛下,向廳里好奇地張望著。一襲紅黃格子花呢的鮮艷罩衣,精心縫制得十分可身,更加烘托出孩子黧黑的漂亮風采;一副頗為自信的滑稽神情,夾雜著忸怩羞怯,說明孩子對主人的寵愛和眷顧已經習慣。
“嗨,吉姆·克婁!”謝爾比先生說著吹了一聲口哨,丟給他一把葡萄干,“撿起來吧!”
孩子使盡力氣,一蹦三眺地朝獎賞奔去,主人這時也朗朗大笑起來。
“過來,吉姆·克婁!”主人說道。孩子走過來,主人拍拍他那鬈毛腦袋,又撫摸了他的下巴一下。
“來,吉姆,給這位先生顯顯本事,唱唱歌、跳跳舞。”于是,孩子唱起了一支在黑人當中流行的粗獷而又怪異的歌曲,聲音清晰洪亮,隨著歌聲,手腳和整個身子也做出了許多滑稽可笑的動作,但都同音樂旋律完全合拍。
“太棒了!”黑利說,同時把半個橘子扔給他。
“來,吉姆,學學得風濕病的卡德喬大伯走路。”主人說。
轉眼之間,孩子靈活的手腳似乎殘廢得變了形。他駝起脊背,手里拄著主人的手杖,蹣蹣跚跚在屋里走著,孩子氣的臉上滿布皺紋,一副發愁的神色,并且學著老人的樣子,左一口右一口地吐痰。
兩位紳士都哈哈大笑起來。
“來,吉姆,”主人又說,“讓我們看看老羅賓斯是怎樣領唱贊美詩來著。”孩子把豐滿的臉龐拉得老長老長,煞有介事地開始用鼻子哼出一首贊美詩的曲調。
“好!太棒了!多棒的小后生!”黑利說,“我承認,這后生是個好貨色。告你說,”他說著說著用手猛地拍了下謝爾比先生的肩膀,“搭上這后生,我就了結這樁買賣——一定了結。得了吧,這可再公道不過啦。”
就在這當兒,門輕輕地推開了,一個二代混血的年輕女人,年紀約在二十五歲上下,走進屋里。
只需從孩子到女人打量一眼,就能斷定她是孩子的母親。那豐潤的黑色圓眼睛,配著長長的睫毛,那絲一般的黑色鬈發,都同孩子的一模一樣。棕黃的膚色在她的臉頰上消退了,泛起了一片可以覺察得到的紅暈。當她看到那個陌生男人在直勾勾地望著她,狗膽包天地露出毫不掩飾的遐想時,紅暈變成了一片緋紅。她的衣裙極為整潔合身,益發襯托出她身材的窈窕麗質。縱使是她纖細姣美的酥手,以及她腴瘦合度的玉足和腳踝等外部的細枝末節,也逃脫不了那個奴販機敏猴精的眼睛。他可謂深通此道,抬眼望去,就能把一個姣美女奴的方方面面一覽無余,盡收眼底。
“什么事,伊麗莎?”主人問道。她停下腳步,猶豫不決地望著主人。
“對不起,老爺,我找哈利。”孩子一個箭步,竄到她跟前,拿出罩衣邊沿里兜著的戰利品讓她看。
“好,那么把他帶走吧,”謝爾比先生說。她于是懷里抱著孩子,急急忙忙退出屋去。
“老天哪!”奴販饞涎欲滴,轉身沖著謝爾比說,“真是件好貨色!這丫頭要在新奧爾良,你隨時都可以發一筆財。我平生見過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丫頭,少說也得干把個,可沒有一個比這個漂亮。”
“我可不想拿她來發財,”謝爾比先生口氣冷淡。他想轉變話題,便打開一瓶新鮮葡萄酒,問黑利好喝不好喝。
“棒極了,先生,頭等貨!”奴販說,然后轉過身來,親昵地拍了拍謝爾比的肩膀,補充道,“唉,這丫頭你打算怎么賣?我出什么價?”你要什么價?
“黑利先生,她不出賣,”謝爾比先生說,“你就是拿出等身的黃金,我太太也不愿跟她分手。”
“嘖、嘖、嘖!娘兒們家總是這樣嘮叨,她們壓根兒算不過賬來。要是叫她們知道,等身的金子能買多少手表、衣服、首飾,我看,情況就不一樣啦。”
“我跟你說,黑利,這件事從此不要再提;我說不賣就不賣。”謝爾比毫不動搖。
“那么,你總得給我饒上那個小后生吧,”奴販說,“你一定看得出來,我對他可夠大方的了。”
“你要個孩子頂什么用?”謝爾比說。
“我有個朋友打算做這行當生意——想買進漂亮的小后生,養大了到市場上去賣。這可是地地道道的高檔貨——賣給買得起漂亮后生的有錢人,當個聽差什么的。那些大戶人家有個真正漂亮的后生開門、聽差,照應照應,有多體面。他們能賣一大筆錢,這個會唱歌的小鬼頭,是個多么滑稽的小東西,正是件好貨色。”
“我可不愿賣掉他,”謝爾比先生若有所思,“說實話,先生,我生性慈善,不愿意把孩子從他媽媽手里奪走,先生。”
“哦,你不愿意——老天,是啊——是這么檔子事兒。這我全懂。有時候,跟娘兒們打交道,叫人心里窩火,又吵又嚷的,我啥時候都受不了。她們特別讓人不舒心;可我干起買賣來,總是躲開她們,先生。噢,你把那女人支開一天或一個禮拜左右怎么樣;那時候,事情就神不知鬼不覺地辦利索啦——她回來時,一切都過去啦。你太太可以給她買副耳環,買件新的長外衣,或者買些小首飾,算作補償。”
“我看不行。”
“上帝保佑你,是不行!這些黑鬼不像白人,這你清楚。事情辦得不對頭,他們多會兒也忘不掉。人們說,”黑利說著裝出一副坦然直率而又推心置腹的樣子,“這種買賣會讓人心腸變硬,可我壓根兒不這樣看。說實在的,我從來不按有些人干買賣的樣子辦。我見他們從女人懷里奪走孩子,把孩子賣掉,女人卻一個勁兒地又喊又叫,簡直像瘋了似的。這辦法不好。這會把貨物弄壞,有時還會叫孩子們沒法聽差。有一次,在新奧爾良,我就見過一個頂頂漂亮的丫頭就這么給毀了。買她的那家伙不想買她的孩子;可她生起氣來,簡直讓你難以招架。告你說,那女人懷里緊抱著孩子,嘟嘟囔囔,真叫人害怕。一想起這件事,我心里就有點發怵。他們搶走了孩子,把她關起來,她還瘋瘋癲癲,嘮叨個沒完,不出一個禮拜就死啦。一千塊錢算白搭了,先生,只是由于缺少手段——情況就是這樣。發發慈悲總是上帝,先生;這是我自個兒的經驗。”說著,奴販向后靠在椅子上,叉起兩只胳膊,露出一副決心積德的神情,儼然自詡為威爾伯福斯第二。
看來,這個話題引起了黑利的濃厚興趣;在謝爾比先生若有所思剝著橘子的時候,他仿佛迫于真理力量的使然,卻又帶著恰到好處的躊躇說了起來。
“一個人夸獎自個兒,看起來不太合適,不過,我這樣說又恰恰是實情。我看,在人們買進的黑鬼當中,我買的那一群群黑鬼,算是頂呱呱的——起碼人們是這么對我說的。要說我曾經干得漂漂亮亮的,那么屈指算來,這種情況就有上百次——個個情況都很好——膘肥、刮凈,賠本的事跟干這一行的買賣人一樣,很少很少。我這把它算在我善用手段的賬上,先生。我告你說,先生,慈悲是我經營手段的頂梁柱。”
謝爾比先生一時語塞,只是說:“居然如此!”
“這會兒,人們笑話我的想法,先生,人們責備過我,先生。這些想法不時興,也不尋常,可是我信守這些想法,先生,我按這些想法去辦。這些想法讓我發了大財,是這樣,先生。我可以說,這些想法叫我一路順風。”奴販聽到為自己的打趣大笑起來。
對慈悲的這些解釋里,透著潑辣辣的新意,謝爾比先生不禁同黑利一起放聲大笑。親愛的看官,你也許會笑出聲來。然而在現今世道上,慈悲以形形色色的奇怪形式表現出來,而慈悲人士的所言所行,就更罄竹難書。
謝爾比先生的笑聲為奴販接著說下去增添了勇氣。
“嗨,說來也怪,人們的腦袋里,根本聽不進這個去。喏,在納切茲,我有個老搭檔湯姆·婁克。他可是個精明的家伙。這沒錯兒,只是對待黑鬼活像個魔鬼——從原則上說是這樣,明白嗎?因為,好心腸的人從來不砸別人的飯碗。這是他的處事方式,先生。以前我都不斷勸湯姆。‘哎,湯姆。’我時常說,‘你的黑丫頭片子要是動了氣,哭叫起來,打她們的腦袋,給她們皮棰,又有什么用呢?這太荒唐啦!’我說,‘什么好處也沒有。哎呀,就是她們哭叫,我看也沒什么壞處,’我說,‘哭是天性,’我說,‘而且,天性不從這里發泄,就會從其他地方發泄出來。再者說啦,湯姆,’我說,‘你這么干會毀了你的丫頭,她們會生病鬧災、垂頭喪氣,有時還會變得丑陋難看——特別是那些膽小的丫頭。這都是你那魔鬼脾氣跟拳打腳踢弄的。得啦,’我說,‘你干嗎不哄著她們點,夸夸她們呢?聽我的話,湯姆,捎帶著發點慈悲比起打罵來管用多了。這樣做好處更多,’我說,‘別不信我說的話。’可是,湯姆硬是學不會這種訣竅;給我毀了好些丫頭。所以,我不得不跟他散伙,雖說他心腸不錯,是個干買賣的好手。”
“那么,你是不是覺得你生意經營得比湯姆好?”
“嘖,當然啦,先生,可以這樣說。你瞧,但只做得到,我總是略微注意一下出手小孩子等這類不愉快的事情——把丫頭們帶走——這叫眼不見心不亂。等事情辦利落,又有補救辦法時,她們自然就習慣了。你明白,這可跟白人不一樣。白人長大成人后,人們希望他們贍養妻子兒女什么的。可規規矩矩撫養大的黑鬼子呢,你也清楚,什么希望都沒有。所以說,這類事情辦起來并不費事。”
“那么,恐怕我的黑奴不是規規矩矩扶養成人的。”謝爾比先生說。
“我看也不是,你們肯塔基州的人把黑鬼慣壞了。你們用意是為他們好,可到頭來,這并不是真正的仁慈。你明白,一個注定在世上挨打流浪的黑鬼,要是賣給湯姆,或者迪克,或者不論是誰的話,教給他那些想法和希望,根本不是什么仁慈,因為,后來的煎熬跟流浪,他更受不了。我大膽說一句,要是換個地方,你那些黑鬼子肯定會耷拉下腦袋的。可你種植園里的黑鬼子反而會拼命似的又唱又叫。你明白,謝爾比先生,自然人人都覺得自己的辦法好,我也覺得自己是按照黑鬼子的身價來對待他們的。”
……
湯姆叔叔的小屋:插圖本 相關資料
構成那次巨大戰爭——南北戰爭導火線的,想不到竟是這位身材矮小的、可愛的夫人。她寫了一本書,釀成了偉大的勝利。
——[美]林肯
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勝利。
——[美]亨利•朗費羅
《湯姆叔叔的小屋》攪動了美國表面的藝術,頓時引起一場騷動,并宣告一個特殊時辰來臨。
——[美]詹姆斯
斯托夫人所作的《黑奴吁天錄》——《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另一譯名——描寫了黑奴受地主虐待之苦況,辛酸入骨,令讀者為之淚下,于是激起南北戰爭,而黑奴才獲得了自由。
——蘇雪林
第一次聽到了美國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說《黑奴吁天錄》——美國南部黑奴們的悲慘命運和他們勇敢抗爭的故事,心激動不已,緊握著眼淚濕透的手絹,在枕上翻來覆去,久久不能人寐。
——冰心
湯姆叔叔的小屋:插圖本 作者簡介
斯托夫人(1811-1896),美國廢奴主義女作家,出生在美國康涅狄格州。1856年,與神學院教授卡爾文·埃利斯·斯托結婚。受父兄、丈夫的影響,斯托夫人也是堅定的廢奴主義者。自1850年遷居緬因州以來,她接連發表了許多作品。1851-1852年,她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在《民族時代報》上連載,很快出版了單行本,引起極大轟動。這部小說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而且成了美國黑人小說的濫觴,同時它對社會發展,特別是美國廢奴運動和美國內戰中以林肯為代表的正義一方取得勝利產生了巨大作用。1896年,斯托夫人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去世。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