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醫學微生物學-第2版-案例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86390
- 條形碼:9787030286390 ; 978-7-03-028639-0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學微生物學-第2版-案例版 本書特色
《醫學微生物學(案例版第2版)》:供臨床、預防、基礎、口腔、麻醉、影像、藥學、檢驗、護理、法醫等專業使用
醫學微生物學-第2版-案例版 內容簡介
《醫學微生物學(案例版第2版)》國際接軌、國內獨創:真實、典型案例與理論教學相結合,適合案例教學及PBL教學的嘗試,引領當代醫學教育教材發展趨勢。理念先進、模式創新:體現當代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的精神和研究成果,強調學科間的聯系,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突出實用、引導就業:重視實踐,貼近崗位,配套教育部教學大綱,緊跟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案例分析的命題方向。 品質優良、價位適中:設計精美、圖文并茂、煥然一新的醫學類系列教材 定位明確、服務教學:供高等院校臨床、預防,基礎、口腔、麻醉、影像、藥學、檢驗、護理、法醫等專業使用。
醫學微生物學-第2版-案例版 目錄
醫學微生物學-第2版-案例版 節選
《醫學微生物學(案例版第2版)》國際接軌、國內獨創:真實、典型案例與理論教學相結合,適合案例教學及PBL教學的嘗試,引領當代醫學教育教材發展趨勢。理念先進、模式創新:體現當代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的精神和研究成果,強調學科間的聯系,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實用、引導就業:重視實踐,貼近崗位,配套教育部教學大綱,緊跟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案例分析的命題方向。品質優良、價位適中:設計精美、圖文并茂、煥然一新的醫學類系列教材定位明確、服務教學:供高等院校臨床、預防,基礎、口腔、麻醉、影像、藥學、檢驗、護理、法醫等專業使用。
醫學微生物學-第2版-案例版 相關資料
插圖:三、現代微生物學時期近幾十年來,由于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發展,以及電子顯微鏡、免疫學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相繼發現了一些新的病原微生物,如軍團菌、幽門螺桿菌、彎曲菌、埃博拉病毒、馬堡病毒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SARS冠狀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新型流感病毒(H1N1)等以及一種只含蛋白質,無核酸組分的傳染性蛋白因子,稱為朊粒(Prion)(緒表2)。隨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啟動,病原微生物基因組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已完成多種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其中包括與人類有關的近百種病毒和30多種細菌,如流感嗜血桿菌、結核分枝桿菌、幽門螺桿菌等。這些研究具有的理論和實用價值,將對微生物致病性的探討、病原體的診斷及防治措施的改進或更新等產生深刻影響。如利用轉基因動物、基因剔除動物研究微生物致病機制;PCR、DNA芯片技術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上的運用;通過對全基因組序列分析,選擇藥物作用的新靶點,預測病原體保護性抗原,開發抗微生物新藥和新疫苗等。此外,微生物基因組學的成就還將很快體現在微生物產業中,通過構建更多的高效基因工程菌,可以生產出各種有意義基因表達的產物。新型疫苗的研制進展也很快,從過去的死菌苗,經歷了減毒活疫苗、亞單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到1993年U1mer等開創了核酸疫苗被譽為疫苗學的新紀元。近10幾年來,病原微生物檢驗方法發展很快。免疫熒光、放射核素和酶聯三大標記技術,為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的快速、微量和自動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多種抗生素的發現對細菌性感染的防治起著極大作用。通過對現有藥的修飾改造和新的抗菌藥物的研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耐藥菌株給治療帶來的困難。在醫學微生物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發展中,全球有近60位科學家因有突出貢獻而榮獲諾貝爾獎,我國學者也為此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30年代,學者黃禎祥發現并首創了病毒體外培養技術,為現代病毒學奠定了基礎。1955年,我國第一代病毒學家湯非凡首先發現了沙眼衣原體,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一個中國人。病毒學家朱既明在國際上首次將流感病毒裂解為亞單位,提出了流感病毒結構圖像,為以后研究亞單位疫苗提供了原理和方法。我國在病原微生物研究和預防醫學方面也取得了公認的重大成就,有關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因、EB病毒和鼻咽癌的發病機制、肝炎病毒以及SARS冠狀病毒的研究已進入世界前列。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