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85492
- 條形碼:9787030285492 ; 978-7-03-028549-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 本書特色
《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系統評估、預測、決策與優化研究論叢
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 目錄
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 節選
《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對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是作者近年來專注工業企業創新績效分析和評價研究工作的成果。全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不同類型企業的科技活動內部環境、科技活動投人與產出的差異、科技活動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不同類型企業與全要素生產率之間的關系以及科技活動產出彈性等問題;我國制造業的科技活動內部環境、不同行業科技活動投入與產出的特征、科技活動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及科技活動產出彈性、科技活動效率等問題;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科技活動內部環境、科技活動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科技活動產出彈性和科技活動效率等問題;大中型工業企業省級區域的內部環境、科技活動投入與產出的差異特性、地域科技活動效率測度等問題。《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可供經濟、管理、系統科學等領域的科研人員以及從事企業管理和科技管理等工作的相關人員閱讀,對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研究生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工業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評價實證研究 相關資料
插圖:在科技資源配置方面:管順風和胡樹華(2002)對湖北省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利用指標分析了科技活動的績效,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李曉峰和孫先錦(2003)利用2001年廣東省大中型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的統計資料,對科技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一要解決科技機構膨脹發展問題,二要解決成果數量與價值的關系。吳瑛和楊宏進(2006)利用1995~2004年的高技術產業的統計數據,分析了高技術產業科技資源的配置效率,結論認為,科技資源的投入對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作用并不明顯,科技投入與經濟發展并不協調。楊洪濤(2009)對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11個學科領域的研究機構的科技資源配置效率進行了測度,結論認為,大多數科研機構的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總體水平較高,絕大多數科研機構科技資源配置為技術有效,規模是造成科技資源配置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羅亞非等(2006)選擇10個高技術行業,利用DEA模型對它們的科技活動績效進行了評價,指出我國高技術行業的研發強度并不明顯高于非高技術行業、資源利用率較低、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和產業規模小等現狀。唐五湘等(2007)利用面板數據,建立一個測度科技資源配置效率的模型,對我國30個地區的科技資源配置效率進行了測度和分析,結論有一定的意義。丁嵐和王分棉(2008)從顯性性指標和分析性指標兩個方面分析評價北京高新技術產品國際競爭力,認為北京高新技術產品國際競爭力較弱,但呈上升態勢,北京高技術產品出口是促進北京對外貿易增長的重點;北京的科技資源配置效率較低是北京高新技術產品國際競爭力較弱的重要因素,而效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其科技產出較低等。工業企業科技活動評價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的效率測度及分析;科技活動效率與地區經濟增長;企業科技活動效率與企業績效、生產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等關系研究;企業科技活動的政府科技資助績效;企業技術獲取方式與企業績效關系;企業科技資源配置研究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對于政府科學決策和企業提高科技活動效率都有重要意義。我們注意到,文獻研究主要從某一視角,針對某個問題,運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進行研究,結論尚缺少系統、全面的指導價值。我國作為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發展中國家,在追趕發達國家的現階段及以后較長一段時間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在經濟增長中將具有作用。相對于經濟發達國家,我國又是一個科技資源較為匱乏的國家。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