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胡狼嗥叫的地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30288
- 條形碼:9787533930288 ; 978-7-5339-302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胡狼嗥叫的地方 本書特色
《胡狼嗥叫的地方》:一位小說大師的初試啼聲“若要問我的風格,請想想耶路撒冷的石頭。”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阿摩司·奧茲處女作短篇小說集。
胡狼嗥叫的地方 目錄
胡狼嗥叫的地方 節選
《胡狼嗥叫的地方》內容簡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師也不是一天變成的。身為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著名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在他的這部處女作短篇小說中已經鋒芒畢露。八篇故事的發生地都是基布茲——具有濃厚原始共產主義色彩的猶太人聚居地,而故事的主角則是這群沙漠上的猶太拓荒者和阿拉伯游牧民族。不同的文化和共同的人性,原始的生死情欲和后天的規則,在奧茲如蛋彩畫般細膩的筆觸下展現,民族間的對抗與融合變得像家庭糾葛一樣,讓人感同身受,而家庭中的瑣碎細節則變得像民族大事,叫人驚心動魄。
胡狼嗥叫的地方 相關資料
“有例外才證明有規則。”薩什卡常常這樣說。這回,薩什卡自己成了這個所謂的“例外”。他獨自待在室內,為新書添章加節。正在構思中的這本是有關基布茲改革所面臨的問題。薩什卡是我們基布茲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活躍而杰出的一員。他身材橫闊,神采奕奕,英俊警敏的臉上架副眼鏡,有父輩的沉穩自信,也不失充沛干練。一沓稿紙被傍晚的清風拂得四散,他不得不在上面壓上一只沉沉的煙灰缸。骨子里正直讓這個男人的字里行間透出洞見,觀點激進,棱角鮮明。改革求變,薩什卡自言自語道,求的是觀念的轉變。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活力和警惕,不進則退,切忌停滯不前,這才是重中之重。喀新風肆虐的日子所積累的熱氣,開始從房屋的墻壁、棚屋的鐵皮屋頂和堆在鐵匠鋪旁的鋼管里吁喘出來。加里拉——薩什卡和坦尼婭的女兒——正在沖涼。她的兩手十指相扣枕在頸后,往后壓伸兩肘。浴室很黑,連濕漉漉垂在肩上的金發都似乎是變灰暗了。要是這兒有面大鏡子該多好,我可以在鏡前細細端詳自己,慢慢兒,靜靜地,像看著外邊吹著的海風那樣。可浴室很小,就像一間方方正正的囚室,根本沒什么大鏡子,也從沒有過。她有點焦躁,草草擦干身子,套上干凈衣服。馬蒂亞胡·達姆科夫打的什么主意?他要我晚飯后過去一趟。小時候,我們倒總愛跑去看他和他的馬。不過要我在一個汗津津的單身漢那兒耗一個晚上,那簡直太過分了。
胡狼嗥叫的地方 作者簡介
作者:(以色列)阿摩司·奧茲(Amos Oz) 譯者:郭國良 宋倩阿摩司·奧茲(Amos Oz),(1939-),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以色列作家。希伯來大學文學與哲學學士、牛津大學碩士和特拉維夫大學名譽博士。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我的米海爾》、《愛與黑暗的故事》、《詠嘆生死》等。其作品被翻譯成三十余種語言并獲多項重大文學獎,包括“歌德文化獎”和2007年度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近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頭號熱門人選。從處女作《胡狼嗥叫的地方》開始,奧茲的作品便具備了自己的風格和高度,他站在耶路撒冷與“基布茲”兩重世界的交叉口,用極其細膩優美而又不失哀傷的筆調,將歷史事件隱藏在對個人遭遇的描繪中,從非常人性化的視角探討了巴以沖突的深層背景。他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政論家,曾提出建立“兩個國家”的辦法來解決巴以紛爭,并因此受到矚目和尊重。
- 主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
不同的文化和共同的人性,原始的生死情欲和后天的規則,在奧茲如蛋彩畫般細膩的筆觸下展現,民族間的對抗與融合變得像家庭糾葛一樣,讓人感同身受,而家庭中的瑣碎細節則變得像民族大事,叫人驚心動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