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農村資金供給的區域差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93238
- 條形碼:9787505893238 ; 978-7-5058-9323-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村資金供給的區域差異 本書特色
本書分析我國農村資金供給的區域差異,盡量采用區域面板數據實證研究其對區域農村經濟增長的不同影響,分析區域農村資金需求的差異,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實施區域差別化農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議。本書的研究可為國家實施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區域發展戰略時,更有針對性地制定促進區域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區域農村經濟發展差距的金融政策提供依據。同時,為各地區從本地實際出發創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并以此促進農村資金形成和經濟增長提供了積極的政策建議。
中國農村資金供給的區域差異 內容簡介
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區域差距十分顯著的背景下,認識農村資金資源的區域非均衡配置狀況及其在區域農村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尋求促進區域農村經濟協調增長的農村財政金融改革對策與措施,是現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統籌區域發展”面臨的難題。但現行關于農村資金問題的研究主要從國家整體經濟層面進行探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很少涉及從區域層面進行研究。基于此,本書選擇從長期被忽視的區域層面對農村資金供給及其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進行比較研究。
本書基于大量的數據資料,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的方法,從資金規模、結構、效率等多個角度,對我國農村商業性信貸資金、政策性信貸資金、民間借貸資金及省級財政支農資金的區域差異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比較分析。利用面板數據、混合數據或時間序列數據構建實證模型,檢驗了農村資金供給區域差異對區域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揭示了區域農村資金與經濟增長的長期均衡和短期波動關系。在此基礎上,本書突破現行農村金融供給全國統一模式的框架,提出了促進農村資金供給區域協調的差異化農村金融制度安排與政策措施。
中國農村資金供給的區域差異 目錄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現實背景與意義
1.1.2 理論背景與價值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評價
1.2.1 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增長
1.2.2 財政支農支出與農村經濟增長
1.2.3 國內外研究評價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結構
1.4 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數據來源
第2章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理論分析
2.1 實現經濟增長的金融路徑——金融發展理論的分析
2.1.1 金融結構論
中國農村資金供給的區域差異 節選
《中國農村資金供經的區域差異》,本書分析我國農村資金供給的區域差異,盡量采用區域面板數據實證研究其對區域農村經濟增長的不同影響,分析區域農村資金需求的差異,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實施區域差別化農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議。本書的研究可為國家實施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區域發展戰略時,更有針對性地制定促進區域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區域農村經濟發展差距的金融政策提供依據。同時,為各地區從本地實際出發創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并以此促進農村資金形成和經濟增長提供了積極的政策建議。
中國農村資金供給的區域差異 作者簡介
黎翠梅,湖南華容人,中南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后獲湘潭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和中南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農村金融、區域金融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和作為主要骨干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二十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結項成果社會反響良好,獲得了包括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在內的多項獎勵;出版教材一本;在《中國軟科學》等核心期刊發表本專業論文三十余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