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361882
- 條形碼:9787504361882 ; 978-7-5043-618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我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施研究”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 目錄
**部分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
**章 中國政府施政理念、廣播電視制度及政策變遷
**節 施政理念與廣播電視制度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施政理念與廣播電視制度的建立
第三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施政理念的演變
第四節 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施政理念階段的新聞指導思想
第五節 改革開放以來廣播電視制度與政策變遷
第六節 中國廣播電視制度變遷目的與效果研究
第二章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內涵與現狀
**節 中國經濟改革、政治變化與文化社會的現狀分析
第二節 中國廣播電視體制研究
第三節 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含義
第四節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現狀
第五節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的建構
**節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的目標
第二節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的結構
第三節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的內涵
第四章 構建中國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政策研究
**節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概況
第二節 構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實踐與政策內涵
第三節 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政策的現實與超越
第五章 北京市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與標準建設研究
**節 北京市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形勢與問題
第二節 北京市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理念與目標
第三節 建設北京市現代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的主要任務
第四節 北京市現代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與標準建設的保障措施
第二部分 境外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理論與實踐研究
第六章 英美等世界主要國家公共廣播電視的理念與實踐概述
**節 公共廣播電視理念、特性及其條件
第二節 公共廣播電視的內容
第三節 世界主要公共廣播電視機構
第七章 美國明尼蘇達公共廣播研究
**節 明尼蘇達公共廣播的理念與核心價值
第二節 明尼蘇達公共廣播的資金來源
第三節 明尼蘇達公共廣播存在的現實問題
第八章 臺灣地區公共電視政策變遷與問題研究
**節 臺灣地區公共電視政策的形成與變遷
第二節 公共政策系統中公共電視的問題與對策
第三節 啟示
參考文獻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 節選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的實施問題聚焦在實踐上,通過分析已經或正在實施的公共服務政策或工程,歸納出實施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和規律。從理論研究上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等概念在我國尚屬于新概念和新的研究話題,目前大多數研究集中在對海外有關理論、實踐的介紹上,對國內問題的研究多聚焦在諸如“村村通”工程、對農節目等實務的總結和分析上,常流于就事論事。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 相關資料
插圖:為改變混亂不合理的工資狀況,國家決定從1956年4月1日起進行全國統一的工資制度改革,企業、事業和國家機關一律實行新的工資標準。這次工資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首先是取消工資分,實行直接貨幣工資標準,在統一的職務等級工資制的基礎上,將全國分為11個工資區,并按行業特點制定了數十種工資標準和若干不同的等級。針對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廣播電視執行的這種財務制度也有一些細微調整,但這些調整均未產生重大影響。這種狀況一直延續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四)廣播電視的行政管理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1949年6月5日原直屬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的中央廣播事業處改組為廣播事業局,直屬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新聞總署領導。1952年2月新聞總署撤銷后,廣播事業局改由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直接領導,宣傳業務則由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1954年11月,廣播事業局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之一,技術、行政業務由國務院第二辦公室領導,宣傳業務仍由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1967年,廣播事業局改稱為中央廣播事業局,列為中共中央直屬部門。關于廣播事業局和地方廣播部門的關系,國務院在1955年9月12日發出的《關于地方人民廣播電臺管理辦法的規定》中指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轄市人民廣播電臺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轄市人民委員會的直屬機構,受各該級人民委員會及廣播事業局的領導。”對這一時期的管理體制,胡正榮將其特點概括為“條塊結合,以條為主”②。新中國成立初期,各省級人民政府均沒有設專門的廣播管理機構,各地的人民廣播電臺負責領導和管理所在地區的廣播事業和廣播工業。1955年以后,隨著農村廣播網的建立和迅速發展,地方人民廣播電臺難以繼續承擔越來越繁重的管理任務。1956年2月20日,國務院發出《關于農村廣播網管理機構和領導關系的通知》。《通知》除規定廣播事業局設一相應機構負責全國農村廣播網建設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委員會可設立廣播管理局獲處,負責全省(包括城市郊區)農村廣播網的建設,并管理省屬市的人民廣播電臺。根據規定,地方廣播管理局(處)在業務上受中央的廣播事業局的領導。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目標與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胡正榮,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廣播電視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新聞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等。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客座研究員(2005)、英國西敏寺大學傳播與媒介研究中心Leverhulme訪問教授(2006)、新加坡《亞洲媒介》編委、韓國漢城大學《傳播研究》編委、英國《全球媒介與傳播》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研究(包括媒介發展戰略、媒介政策與制度、媒介管理等)、傳播政治經濟學、新媒介等。講授課程有“新聞傳播學理論研究”、“傳播學理論”、“媒介研究”等。2000年列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200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