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商場銷售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69089
- 條形碼:9787030269089 ; 978-7-03-026908-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商場銷售實務 本書特色
本書的崗位目標定位是從營業員做起,培養學生成為店長(賣場銷售經理)。為實現這一目標,各章節內容、業務指導訓練、實戰演練均圍繞店長(賣場銷售經理)這一崗位展開或適當傾斜,注意打破以往學科體系,精選內容。每章的結尾除了思考題外,還設有業務指導和實戰演練欄目,加強了關鍵崗位的職業能力訓練,使學生能夠立體化地體驗職業過程。
商場銷售實務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9章,第1~2章從商場業務及店長工作流程入手,主要介紹了商場基礎知識、組織機構及職責;第3~9章以商場銷售流程為主線,主要介紹了商品進貨與存貨、商品規劃與布局、商品陳列、商品促銷、柜臺銷售與服務、商品的盤點與防損、柜組銷售核算等內容。
本書適合作為高職高專市場營銷、連鎖經營管理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商業從業人員參考。
商場銷售實務 目錄
**節 商場發展的歷程
一、商場的含義及特征
二、商場的分類
三、商場的發展過程及變革
四、現代商場的經營理念
第二節 現代商場的類型
一、百貨商店
二、超級市場
三、專業店與專賣店
四、便利店
五、倉儲式商店
六、購物中心
第三節 商場商圈的確定與分析
一、商圈的含義及影響商圈形成的因素
二、商圈分析
第四節 商場店址選擇技術
一、店址選擇的原則
二、選址信息來源
三、選址調查
四、選址策略
五、商場店名設計
小結
思考題
業務指導訓練
實戰演練
第2章 商場組織機構與崗位職責
第3章 商品進貨與存貨
第4章 商品規劃與布局
第5章 商品陳列
第6章 商品促銷
第7章 柜臺銷售與服務
第8章 商品的盤點與防損
第9章 柜組銷售核算
參考文獻
商場銷售實務 節選
《商場銷售實務》共分9章,第1~2章從商場業務及店長工作流程入手,主要介紹了商場基礎知識、組織機構及職責;第3~9章以商場銷售流程為主線,主要介紹了商品進貨與存貨、商品規劃與布局、商品陳列、商品促銷、柜臺銷售與服務、商品的盤點與防損、柜組銷售核算等內容。《商場銷售實務》適合作為高職高專市場營銷、連鎖經營管理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商業從業人員參考。
商場銷售實務 相關資料
插圖:7)區位的可獲得性。包括區位的類型和數目,交通運輸便利情況,車站的性質、交通狀況、搬運狀況、上下車旅客的數量,自建與租借店鋪的機會大小,城市規劃,規定開店的主要區域以及哪些區域應避免開店,開店成本等。8)法規。包括稅收、執照、營業限制、最低工資法、規劃限制等。9)其他。包括租金、投資的最高金額、必要的停車條件等。2.商圈分析的幾項重要內容解析(1)人口規模及特征——潛在顧客數量和客流規律分析商場經營者在選擇店址時必須了解當地的人口總數、人口密度、人口增長情況、人口年齡結構等。國外資料顯示,現代化的超市幾乎有50%的顧客來自距商場250米內的區域,因此,在考慮一家超市的可能店址時,一般都要求在計劃地點500米的半徑內,必須有1萬以上定居人口。商圈內的人口規模、家庭數目、收入分配、教育水平和年齡分布等情況可從政府部門人口普查、購買力調查、年度統計等資料中獲知,此外,尚可從商業或消費者統計公告中查詢到特定商品的零售額、有效購買收入、總零售額等資料。人來人往的地方,當然是設店的有利地方,但并非人多的地方就適合開店,還要分析客流規律。①首先,要了解過往行人的年齡和性別,因為有些過路人是學齡兒童,則他們可能是快餐店的顧客,而不會是服裝店的顧客。②其次,要了解行人來往的高峰時間和稀少時間。③再次,要了解行人往來的目的及停留的時間。在商場集中的繁華區,客流一般以購物流為主,特點是速度緩慢、停留時間長、流動時間相對分散。因此,可以把那些經營商品挑選性強的零售店設在這里,如服裝店等。有些地區雖然有相當規模的客流量,卻多屬于非商業客流,如車站、碼頭、學校、公共場所等,其客流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購買商品。這些地區的客流一般速度較快、停留時間短、流動時間比較集中。因此,可以把那些經營挑選性不強和攜帶方便的商品零售店開在這里,如煙酒副食品店、冷飲店等。(2)競爭情況分析對于一個特定的商圈而言,可能會出現商場過少、過多和飽和三種情況。①過少:商圈內只有很少的商場提供滿足商圈內消費者需要的特定產品與服務。②過多:商圈有太多的商場銷售特定的產品與服務,以致每家商場都得不到相應的投資回報。③飽和:商圈商場數目恰好滿足商圈內人口對特定產品與服務的需要。因此,商場在做商圈內競爭分析時必須考慮下列因素:現有商場的數量、規模分布,優勢與弱勢,新店開張率,短期和長期變動以及飽和情況等。(3)商圈內經濟狀況分析如果商圈內經濟狀況很好,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則零售市場也會相應增長;若商圈實現產業多角化,零售市場一般不會因對某產品市場需求的波動而發生相應的波動;如果商圈內居民多從事同一行業,則該行業波動會對居民購買力產生影響,零售店營業額也會相應受到影響。一般應將行業多樣化的商圈作為開業首選。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