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776636
- 條形碼:9787561776636 ; 978-7-5617-766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本書特色
《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共5章,內容包括:幼兒園課程概述、幼兒園課程的基礎、幼兒園課程的編制、當代西方早期教育課程及其發展趨向等。
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目錄
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節選
《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教材。《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系統介紹了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基礎、幼兒園課程的編制原理、當代西方早期教育課程及其發展趨勢、我國幼兒園課程的歷史沿革和變革,有助于幼兒園教師和管理者了解有關幼兒園課程的*新理論研究成果,并指導自己的實踐,開展幼兒園園本課程的編制工作。
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相關資料
插圖:(二)文化與人的發展以及教育之間關系的有關實踐研究不少學者對文化與人的發展以及教育之間關系作過現狀分析和調查研究,這些研究能為幼兒園課程的設計、編制和實施提供有啟示作用的思考。20世紀80年代,人類學家托賓(Tobin,J.J.eta1)等人曾運用人種學的研究方法對中國、日本和美國三種文化中的托幼機構的教育作過比較研究。研究者選擇了這三個國家的三個托幼機構,對它們的一日活動拍攝了錄像,并將其典型的活動分別剪接成20分鐘的錄像片。研究者把這些錄像片分別給來自這三個國家的托幼機構的教師、園長、家長和兒童教育專家觀看,讓他們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回答有關的問題,諸如“對社會而言,托幼機構有價值存在的三個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兒童在托幼機構內學習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一個好教師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等等。研究者發現,不同文化的人,由于價值觀念的不同,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例如,38%的美國人和27%的中國人認為“交往技能”是兒童在托幼機構學習中前三位重要的東西,而只有5%的日本人才認為它是前三位重要的;與此相反,30%的日本人認為“同情和關愛他人”是兒童在托幼機構學習中第一位重要的東西,80%的日本人認為“同情和關愛他人”是前三位重要的東西,而只有4%的中國人和5%的美國人才將“同情和關愛他人”看作是兒童在托幼機構學習中第一位重要的東西,將它作為前三位重要的東西的中國人和美國人也分別只有20%和39%。又如,有37%的中國人和22%的美國人認為,托幼機構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是使兒童在學業上有良好的開始,67%的中國人和51%的美國人將此看成是前三位重要的;與此相反,分別只有0.3 %和2%的日本人才將此看成是第一位重要和前三位重要的事。研究者相信,早期兒童教育受社會價值觀的支配和影響。早期兒童教育的變化既反映了社會文化的變化,同時也影響著社會文化的變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