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史學圈外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399338
- 條形碼:9787563399338 ; 978-7-5633-993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史學圈外史學 本書特色
《新史學圈外史學》:作者立意檢討當代新史學風氣的源流,勘驗其成就與流弊,于主流之外另辟蹊徑,戲稱為新史學“圈外史學”,提示史學研究新門徑,在理論與實踐上均對后學有啟發之功。
新史學圈外史學 內容簡介
《新史學圈外史學》內容簡介:史家治學貴在有法度。《新史學圈外史學》系著名史家王爾敏先生繼《史學方法》、《20世紀非主流史學與史家》之后第三部探討史學方法的專書。王先生立意檢討當代新史學風氣的源流,勘驗其成就與流弊,于主流之外另辟蹊徑,戲稱為新史學“圈外史學”,提示史學研究新門徑,在理論與實踐上均對后學有啟發之功。
新史學圈外史學 目錄
二十世紀之史學開拓與先驅史家
關于當代史學主流之史學方法
立身于講究史料之世代
當代學者追求史學理論之蕪濫
論正史紀傳與今世人物傳記
史學研究須重視歷史重演
地方史乘之保存與纂輯
表譜史裁為中國歷代正史重要門類
掌故學表現于正史書志為史家學力識力所鐘
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
研究草野小民社會生活與文化所需要具備的認識與學識欲知古人天人合一之實踐必須重估陰陽五行思想在秦漢時代的影響晚清實學所表現的學術轉型之過渡
我在大學博士班開講“掌故學”
我在大學博士班開講“中國古代典籍”
我在大學博士班開講“近代名人箋啟”
附錄
盛宣懷東游日記日譯本序
一部傳世不朽的書:《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
張壽安著《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評介
與李洪巖先生論學通信
新史學圈外史學 相關資料
我們在開首曾說,美國史家早期因受中國特有的五四反傳統思潮的影響,遂將傳統和現代視為互不相合的兩極。現在隨著重估中國傳統的價值,五四時期反傳統思想的真貌亦得以揭開。1979年威斯康辛大學的林毓生運用現代社會學的成果,為新文化運動以降的全盤反傳統提出很具原創性的解釋體系。林氏提出普遍王權的崩潰,使得中國高度整合的文化脫臼,傳統文化中已沒有一部分不可能被懷疑或攻擊。這替五四時代全盤反傳統思想提供了結構上的可能,也使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元論主知主義思維模式將文化視作一不可分割的有機體而加以全盤否定。同時,政治上專制政權借孔復活,亦加速了反傳統的趨勢。林氏的觀點啟示我們,新文化運動的反傳統與傳統的關系是吊詭式的,全盤反傳統必須諮取傳統思維模式以成其事。所以林氏最后生動地說,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是“如此地受傳統的影響,以至于他們變成了全盤反傳統主義者”。另外,林敏生也從具體研究陳獨秀、胡適、魯迅的反傳統思想來證實他分析的客觀與真切。
新史學圈外史學 作者簡介
王爾敏,著名歷史學家。一九二七年生,河南淮陽人,臺灣師范大學史地系畢業。歷任臺灣師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校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中瀏近代思想史論》、《清季兵工業的興起》、《淮軍志》、《上海格致書院志略》、《晚清政治思想史論》、《解醒集》、《五口通商變局》等書。編纂史料十二種,史學論文七十余篇。
- 主題:讀書多思考深
王爾敏論史論學皆具大家氣象。此公讀書多,思考深,所以本書探討史學方法,剖析當代新史學風氣源流,揚其成就,刺其流弊,揭示治學新門徑,俱能發人深省。
- 主題:好書,推薦一下
《新史學圈外史學》系著名史家王爾敏先生繼《史學方法》、《20世紀非主流史學與史家》之后第三部探討史學方法的專書。王先生立意檢討當代新史學風氣的源流,勘驗其成就與流弊,于主流之外另辟蹊徑,戲稱為新史學“圈外史學”,提示史學研究新門徑,在理論與實踐上均對后學有啟發之功。
- 主題:好書,推薦一下
史家治學貴在有法度。《新史學圈外史學》系著名史家王爾敏先生繼《史學方法》、《20世紀非主流史學與史家》之后第三部探討史學方法的專書。王先生立意檢討當代新史學風氣的源流,勘驗其成就與流弊,于主流之外另辟蹊徑,戲稱為新史學“圈外史學”,提示史學研究新門徑,在理論與實踐上均對后學有啟發之功。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