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21世紀小學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21475
- 條形碼:9787300121475 ; 978-7-300-1214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21世紀小學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本書特色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21世紀小學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21世紀小學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站在專業化的高度,從對小學數學學科性質的認識出發來闡述小學數學課程的基本性質與主要任務,并以發展的眼光、現代的教育理念來論述小學數學課程的變革與發展,結合國際小學數學學科前沿發展以及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來分析今天的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無論是對課程目標的詮釋,對課程內容的分析,對課堂活動的解剖,還是對學習類型的描述,對教學模式的歸納,以及對新的小學數學教育研究成果的介紹,都力圖站在關注兒童的學習方式和認知發展的角度去論述。《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可作為高等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數學方向的必修課教材,或作為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使用,也可供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研究中使用。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21世紀小學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目錄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21世紀小學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節選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站在專業化的高度,從對小學數學學科性質的認識出發來闡述小學數學課程的基本性質與主要任務,并以發展的眼光、現代的教育理念來論述小學數學課程的變革與發展,結合國際小學數學學科前沿發展以及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來分析今天的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無論是對課程目標的詮釋,對課程內容的分析,對課堂活動的解剖,還是對學習類型的描述,對教學模式的歸納,以及對新的小學數學教育研究成果的介紹,都力圖站在關注兒童的學習方式和認知發展的角度去論述。《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可作為高等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數學方向的必修課教材,或作為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使用,也可供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研究中使用。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21世紀小學教師教育系列教材) 相關資料
插圖:于是,對于數學的本質屬性,有學者認為不妨借鑒蘇聯的《哲學百科全書》中的解釋,對什么是數學可以做這么一個回答:數學是一門撇開內容,只研究形式和關系的科學,而且首要的是研究數量的和空間的關系及其形式。一般說來,數學的研究對象可以是客觀現實中的任何關系或形式,只要這些關系和形式在客觀上能完全獨立于它們的具體內容,同時又能精確地表達它們的概念。因此,數學可以定義為:在邏輯上是可能的、純粹的(即抽去了內容的)形式科學,或者說是有關關系系統的科學。為此,我們似乎能獲得這么一個簡單的結論:數學是研究存在的(或稱客觀的、現實的)形式或關系的科學,即數學是對現實世界的研究。同時,數學還是研究思想的(或稱主觀的、先驗的)形式或關系的科學,即數學是對數學世界的研究。此外,從數學的產生與發展歷史看,數學還具有這樣幾個性質:其一,數學的對象是由人類發明或創造的;其二,數學的創造源于對現實世界和數學世界研究的需要;其三,數學性質具有客觀存在的確定性;其四,數學是一個發展的動態體系。數學的基本特征一般認為,數學具有抽象性、邏輯嚴謹性和運用廣泛性這三個特征。(一)抽象性我們知道,任何一門科學都不是直接面對現實對象的,而是處理我們通常所稱的“模型”,即現實對象的抽象反映。數學則不同,它處理的往往是所有這些模型的抽象反映,是這些模型的一般模式,以概括同類對象或同類對象關系。顯然,數學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客體而存在的、抽去了具體內容的一種形式科學,它用形式化、符號化和精確化的語言來表現一種“抽象的抽象”或“概括性的抽象”,它是以“一切性質的性質的抽象”而呈現的。因而,數學對象沒有任何物質的和能量的特征,數學對象只有一個特征,那就是這些對象都處于一定的相互關系之中。例如,數學研究的“直線”是一種沒有長短、粗細、輕重和顏色等任何物質特征的和能量特征的“理想化”的對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