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飲食文化與旅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084682
- 條形碼:9787122084682 ; 978-7-122-0846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飲食文化與旅游 本書特色
《飲食文化與旅游》: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旅游管理系列
飲食文化與旅游 內容簡介
本書將飲食文化與旅游活動相結合,從飲食原料文化、面點小吃文化、菜肴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飲食器具文化、筵宴文化、飲食民俗文化、名人名店飲食文化等方面探討了飲食文化與旅游之間的關系,突出了各類飲食文化的個性特點及其在旅游活動中的作用。本書語言簡潔流暢,通俗易懂,富有實用性、針對性和趣味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旅游類、餐飲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旅游業、餐飲業從業人員和旅游愛好者全面了解中國旅游飲食文化的指南。
飲食文化與旅游 目錄
學習目標
一、飲食文化及其特征
二、飲食文化與旅游的關系
三、飲食文化旅游方興未艾
四、旅游餐飲發展勢頭迅猛
五、旅游中的飲食科學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飲食原料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飲食原料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飲食原料的概念和特點
二、飲食原料的開發與保護
三、飲食原料的博采與細分
四、飲食原料的選擇
第二節 飲食原料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一、糧食與旅游
二、蔬菜、果品與旅游
三、藥膳原料與旅游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面點、小吃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面點、小吃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面點
二、主食
三、小吃
四、面塑
第二節 面點、小吃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一、面點、小吃在旅游中的作用
二、打造面點、小吃特色旅游品牌的對策與措施
三、主要面點、小吃旅游資源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菜肴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菜肴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菜肴的命名
二、菜肴的屬性
三、菜肴的種類
第二節 菜肴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一、菜肴文化與旅游結合的主要途徑
二、農家菜的旅游開發
三、地方菜旅游開發的主要思路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酒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酒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酒文化的概念和性質
二、酒的種類、成分、度數、風格
三、酒的飲用
四、酒旗、匾對、題壁
五、酒人、酒禮、酒德、酒令
六、酒文學藝術
第二節 酒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一、酒文化的旅游功能
二、酒文化旅游資源
三、酒文化旅游項目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 茶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茶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茶文化的內涵和功能
二、茶樹、茶葉和茶類食品
三、茶葉的沖泡
四、茶會與茶宴
五、茶藝與茶道
第二節 茶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一、茶文化的旅游價值
二、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
三、茶文化旅游線路設計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 飲食器具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飲食器具的基本知識
一、飲食器具的起源和發展
二、飲食器具的種類及造型特征
三、飲食器具的價值功能
第二節 食器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一、舉辦飲食器具展
二、博物館中的飲食器具
三、獨具特色的飲食器具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 筵宴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筵宴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筵宴的特點和種類
二、筵宴的起源和發展
三、筵宴食品的基本格局及舉辦筵宴的主要環節
四、筵宴菜單
第二節 筵宴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一、旅游筵宴的開發與創新
二、船宴與游宴
三、各地旅游名宴賞析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 飲食民俗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飲食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飲食民俗的基本概念
二、飲食民俗的種類、特點和功能
第二節 飲食民俗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一、飲食民俗與旅游的關系
二、民族傳統節 日食俗與旅游
三、婚嫁食俗與旅游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 名人、名店飲食文化與旅游
學習目標
**節 名人飲食文化與旅游
一、歷史文化名人旅游資源的內涵
二、歷史名人飲食文化資源的旅游價值
三、歷史名人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簡介
第二節 飲食名店文化與旅游
一、餐飲老字號的特點和文化內涵
二、餐飲老字號與名人、名菜
三、中國餐飲業著名老字號
四、老字號的旅游開發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旅游中的飲食科學
學習目標
**節 旅游中飲食科學的內涵
一、飲食營養
二、膳食平衡
三、適度美食
四、旅游中科學飲食的必要性
第二節 旅游中營養素的缺乏和補充
一、水分
二、維生素
三、蛋白質
四、脂類
五、糖類
第三節 旅游中的飲食衛生安全
一、飲水衛生
二、食具衛生
三、食品衛生
第四節 旅游中的飲食調養
一、不同季節 旅游的飲食選擇
二、不同年齡段旅游者的飲食選擇
第五節 旅游中常見病的食療
一、暈車(暈船、暈機)
二、發熱
三、鼻出血
四、中暑
五、食物中毒
六、感冒
七、腹瀉
八、甲型肝炎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飲食文化與旅游 節選
《飲食文化與旅游》將飲食文化與旅游活動相結合,從飲食原料文化、面點小吃文化、菜肴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飲食器具文化、筵宴文化、飲食民俗文化、名人名店飲食文化等方面探討了飲食文化與旅游之間的關系,突出了各類飲食文化的個性特點及其在旅游活動中的作用。《飲食文化與旅游》語言簡潔流暢,通俗易懂,富有實用性、針對性和趣味性。 《飲食文化與旅游》可作為高等院校旅游類、餐飲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旅游業、餐飲業從業人員和旅游愛好者全面了解中國旅游飲食文化的指南。
飲食文化與旅游 相關資料
插圖:(2)野生生物的人工馴化新石器時代(約1萬~4000年前),由于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人類開始嘗試將野生動、植物馴化,產生了原始的養殖業和種植業。先秦時代農業生產已占主導地位,種植、養殖提供的飲食原料已相當豐富。在周代已有了專門種植蔬菜的“圃”以及專門栽培果品的果園。在秦漢以后的2000多年中,野生飲食原料的資源逐漸減少,但野生原料的人工馴化工作逐漸加強。對野生植物原料的人工栽培和對野生動物原料的人工養殖,都已取得很大的成功。例如,野生蔬菜中的薺菜、枸杞苗、馬蘭等,野生食用菌中的冬蟲夏草、木耳、銀耳、猴頭菇、側耳、香菇、口蘑、金針菇、草菇等,野生食用藻中的海帶、紫菜等,野生鳥類中的鵪鶉、石雞、野鴨等,野生兩棲爬行類龜、鱉、蛇、牛蛙、棘胸蛙等,以及一些野生魚類、海參、蝦、蟹、貝類等的人工馴化。(3)飲食原料的良種選育“品種”是由“物種”進一步培育而來的,“品種”的形成固然與自然適應和選擇有一定的關系,但更重要的是人類有意識地進行選育和改良的結果。長期以來,人類致力于對已經運用的飲食原料進行品種改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造就了許多優良品種。特別是在20世紀中期以后,生物遺傳育種技術的發展與運用,使高產質優的飲食原料品種更加豐富。目前,在已經運用糧食、蔬菜、果品、家畜、家禽中的飲食原料中,凡是運用歷史比較悠久、運用范圍比較廣的原料,例如小麥、稻、甘藍、白菜、豬、牛、羊、雞、鴨、鵝等“物種”,都有成百上千個優良“品種”。僅以稻為例,我國已收集到的地方品種達3500余個。(4)飲食原料的引進在中外交流過程中,我國從國外引進了許多飲食原料,有些原料的名稱仍然帶有明顯的引進的痕跡,上文概述。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