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人民幣戰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110573
- 條形碼:9787121110573 ; 978-7-121-11057-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民幣戰略 本書特色
《人民幣戰略:我們的貨幣,我們的問題》:假如真有貨幣戰爭,中國怎么辦?匯率大戰背后的較量,何去何從?美元“綁架”世界,對經濟復興意味著什么?
人民幣戰略 內容簡介
NULL
人民幣戰略 目錄
英鎊霸權地位的確立 /2
英鎊崛起 /2
綜合實力決定英鎊的霸權地位 /3
不再輝煌 /4
回天乏力 /5
日元挑戰 /6
戰后復蘇 /7
日元走向世界 /8
廣場協議 /9
新貴歐元 /11
歐洲的覺醒 /12
歐元出世 /13
萬能的非美元 /15
不老的傳說——黃金 /16
至高無上的財富 /17
金本位時代 /18
黃金恒久遠 /19
超主權貨幣聲浪 /21
第二章 美元“綁架”世界
世界的中心——華爾街 /25
后華爾街時代 /26
華爾街的童年 /27
激蕩的青春期 /28
華爾街的成熟期 /29
美元崛起 /30
乘上“二戰”的東風 /30
布雷頓森林小鎮:終成霸業 /31
美元霸權與imf /34
美元走上泛濫之路 /36
美元危機 /37
牙買加體系 /38
美元之網 /40
“錢生錢”的生意 /40
美國到底欠了多少債 /41
“進貢經濟” /45
美國經濟模式的反思 /46
第三章 都是美元惹的禍
“次貸危機”來自美國 /49
金融衍生之禍 /50
重創美國經濟 /51
印鈔機救市 /54
風暴橫掃發達國家 /56
銀行資產縮水 /56
股市隨波震蕩 /58
危及實體經濟 /59
“金磚四國”如臨深淵 /61
俄羅斯:經濟倒退5年 /61
印度:引擎受損 /62
巴西:增速放緩 /64
中國深陷“美元陷阱” /65
股市大地震 /65
*大債權國 /67
改革才是出路 /68
第四章 中國準備好了嗎
白銀本位時的中國 /71
大發現時期的白銀流向 /72
明代白銀本位制的確立 /73
價格革命與王朝傾覆 /75
開啟的國門 /78
開放的序幕 /78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 /79
世界經濟的新引擎 /81
“金磚”的光芒 /81
“中國威脅論”如是說 /84
“風景”這邊獨好 /85
匯制演進60年 /85
大國風范 /87
危機——危險和機遇同在 /89
美國經濟泡沫背后的故事 /89
抄底經濟危機 /92
第五章 如果人民幣走向世界
把安全留給企業 /95
解析國際貨幣 /95
企業的匯率風險 /97
如果沒有匯率風險 /98
貨幣——中國造 /100
鑄幣也收稅 /100
外匯儲備結構*優 /103
金融機構走向世界 /105
金融機構的國際化之路 /106
金融自由化與人民幣國際化 /108
由大國到強國 /110
強國擁有強幣 /110
強國之路 /111
強幣設想 /113
第六章 人民幣走向世界已啟程
周邊人都愛人民幣 /115
從中越邊貿看人民幣 /116
“第二美元”之禮遇 /118
穩定的貨幣 /120
試水雙邊貨幣互換/121
首次“走出去” /122
下一個會是誰 /123
共贏的策略 /125
人民幣國際化的“破冰之旅”/127
從邊貿結算到國際貿易結算 /127
境外試點花落中國香港 /128
多方“利好” /130
從《清邁協議》到巴厘島財長會議 /131
1997年金融危機催生amf /131
東亞儲備庫的設想與進展 /133
區域化漸行漸快 /134
第七章 以史為鑒
歷史的選擇——美元 /137
唯一的超級大國 /138
霸權地位終確立 /140
遭遇“由強到弱” /141
不可復制的美元 /142
國際化風光一時——日元 /143
風光一時 /143
“失去的十年” /145
停滯甚至倒退 /147
經驗與教訓并存 /148
區域化的碩果——歐元 /149
歷時三十年 /150
雷蒙•巴爾笑了 /150
新美歐爭霸 /152
區域化創新 /154
關于德國馬克 /155
第八章 走好人民幣世界化之路
讓錢流出去/157
流通渠道之比較 /158
人民幣流出障礙 /159
貿易大國與金融小國 /161
貿易之成就 /161
金融的作用 /163
金融市場完善 /164
金融中心建設 /166
考驗“看得見的手” /167
三元悖論 /168
貨幣替代 /169
高難度監控 /170
小心對沖基金 /172
強沖擊性貨幣投機 /172
嗅覺靈敏的對沖基金 /174
第九章 人民幣走向世界暢想曲
人民幣走向世界的思路 /179
貨幣職能“三步走” /180
地域“四步走” /181
整合“一國三幣” /182
人民幣區域化展望 /183
國際金融中心——中國香港 /186
國際金融中心早落成 /186
人民幣離岸中心 /188
國際金融中心——上海 /190
金融光芒重煥發 /190
當2020年到來時 /192
對人民幣的預言 /195
“歐元之父”——蒙代爾 /195
看好人民幣 /197
參考文獻
人民幣戰略 節選
《人民幣戰略:我們的貨幣,我們的問題》透過世界主要貨幣的歷史、現在和未來,去審視人民幣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全文共分九章,各章節既自成體系,又環環相扣,給讀者提供一個認識人民幣的全新視角,讓大家既能堅定對人民幣的信心,又能堅定自己的信心。貨幣是一種產業,其經營者是各國政府。我國在經營人民幣時,應堅定信心,順勢而上,全力打造人民幣的美好未來。
人民幣戰略 相關資料
插圖:英鎊真正有了價值是在1816年。當年,英國通過了金本位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規定黃金作為貨幣的本位。1821年。英國正式啟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準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所謂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該制度下,各國政府以法律形式規定貨幣的含金量。它的典型特點就是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黃金自由輸出和輸入,公民可以將持有的紙幣按照貨幣含金量兌換為金幣.各國之間不同的金鑄幣按各自含金量形成固定比較,建立比較穩定的國際貨幣聯系,并允許黃金在國際自由流動。此時的英國通過巨額的貿易順差積累了大量的黃金儲備,國內生產力迅速發展,倫敦也成為當時的貿易和金融中心,英格蘭銀行通過當時廣為流行的以英鎊計價的票據貼現控制著國際匯兌,在實際上操縱和領導著國際金本位。英鎊則通過英國在海外的擴張。在國內、殖民地及全球范圍內大量流通,成為當時唯一與黃金擁有同等地位的兌現紙幣。國際金本位下的自由兌換、自由輸出/輸入都與英鎊發生著緊密的聯系。在實際的貨幣流通中。英鎊在國際范圍內成為黃金的替代物,國際金本位演變為“黃金一英鎊”本位,英鎊隨之成為真正的紙質黃金。也就是說,從1821年實行金本位制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鎊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儲備貨幣。英格蘭銀行促使了金本位制度的建立.而正是金本位的確立.加上英國在當時經濟貿易的迅猛發展,成就了英鎊的霸主地位。
人民幣戰略 作者簡介
孫健,博士,博士生導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990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5項;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獎5項:出版中英文專著12部,其中研究海爾的專著7部(部分著作已在國外翻譯出版)在《新華文摘》、《管理世界》等國家級期刊、海外期刊、國際會議上發表有影響的論文170余篇。宋美麗,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近年來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在《經濟縱橫》、《經濟問題》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曾出版專著《如何讀懂國家經濟政策》。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