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429774
- 條形碼:9787534429774 ; 978-7-5344-2977-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 本書特色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是西方當代視覺文化藝術精品譯叢之一。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系統研究視覺藝術和藝術史中伊曼努爾·康德接受和影響的著作。奇塔姆先生在本書列舉了與康德以及造型藝術相關的大量史實和文獻,并站在哲學、美學和藝術理論史的角度對之進行了深刻剖析。通過對藝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幾個發展階段的分析,作者透徹而睿智地為我們揭示潛藏在潘諾夫斯基、沃爾夫林以及格林伯格等藝術史學說中的康德基因,同時也揭示了康德通過種種方式對于藝術史的持續不斷的影響。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 目錄
導言
致謝
**章 緒論:邊界和寄居者
為什么是(不是)康德?
學科的機遇和處境
原生質
第二章 時機與處境:公元1800年,康德在羅馬
康德在羅馬
接受的并發
美的政治
第三章 權威的譜系:康德和20世紀藝術史
“內在意義”和藝術的史實性:潘諾夫斯基和康德
康德與立體主義重游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的戰略性形式主義
第四章 崇高在當下(崇高之再現):關于法國理論/世界藝術的探討
德里達之崇高
崇高在當下(崇高之再現)
景致
目標的極限
反崇高之暗示
第五章 康德的頭骨:肖像及哲學的典范,18世紀末至20世紀末
伊曼努爾·康德的照片
康德的頭部:早期肖像
關于頭部
結論:麥可艾維立之夢,丹托之夢魘
索引
參考文獻
編輯說明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 節選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是一部系統研究視覺藝術和藝術史中伊曼努爾·康德接受和影響的著作。奇塔姆先生在《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列舉了與康德以及造型藝術相關的大量史實和文獻,并站在哲學、美學和藝術理論史的角度對之進行了深刻剖析。通過對藝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幾個發展階段的分析,作者透徹而睿智地為我們揭示潛藏在潘諾夫斯基、沃爾夫林以及格林伯格等藝術史學說中的康德基因,同時也揭示了康德通過種種方式對于藝術史的持續不斷的影響。馬克·A.奇塔姆(Mark A.Cheetham)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藝術史系教授。所獲研究基金有: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紀念館研究基金;斯特林和弗朗辛·克拉克藝術學院獎學金;多倫多大學人文學科科納特和杰克曼校長研究基金;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外部研究資助六項等等。主要著作還有:《純粹之修辭:本質主義者的理論及抽象繪畫的出現》、《藝術史的主題:當代視野下的歷史文物》、《學科之間的理論:權威、視覺、政治》等。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 相關資料
插圖:根據弗恩諾的闡釋,康德的美學和他的政治的確是靈活地聯系在一起的,盡管它們各自獨立,哲學家仍然并必然地有他們自己的方式一直對它們分別進行著探究。如果我們認為弗恩諾對于藝術美的描述不同子康德所主張的美具有無時間性和普遍性,我們仍將看到弗恩諾和康德一樣強調“精神力量的自由和諧”是美感生成的原因,并且這理所當然地存在于我們自身,而不在藝術作品或是自然那里,因為后者存在著人類主觀性決定的、反自由的目的必然性。當弗恩諾極力地以一種共和政體的形式尋求政治自由的時候,他便同時強調審美的自由是美所必需的。坦白地說,他在閱讀《永久和平論》的同時也閱讀《判斷力批判》并以它們作為彼此的依據。
康德.藝術與藝術史-學科的階段 作者簡介
馬克·A.奇塔姆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藝術史系教授。所獲研究基金有: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紀念館研究基金:斯特林和弗朗辛·克拉克藝術學院獎學金;多倫多大學人文學科科納特和杰克曼校長研究基金;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外部研究資助六項等等。主要著作還有:《純粹之修辭:本質主義者的理論及抽象繪畫的出現》、《藝術史的主題:當代視野下的歷史文物》、《學科之間的理論:權威、視覺、政治》等。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