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的使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205124
- 條形碼:9787511205124 ; 978-7-5112-0512-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的使命 目錄
人的使命 節選
《人的使命》是費希特在柏林大學任教時期的重要著作之一。作品通過“關于懷疑”“知識對話”“信仰本質”三個方面的闡述.展示了哲學家堅持思維與存在同一的觀點,并斷言知識的形式和知識的實質都來自意識主體。費希特把一切知識和一切實在的共同根源叫作“自我”。這個“自我”,不是人的有限經驗的自我,而是絕對的無限的自我,并將“面向自我、反思自我、想象自我”作為自我的純粹的精神性活動。這是一本為普通公眾而不是為哲學家而寫的哲學著作,每個讀者都能從中受益。
人的使命 相關資料
我:看來是這樣的。精靈:還需要談的是特殊知識,你說你的感受總會有一種根據,那么這種根據完全不依賴對物體的認識嗎?我:當然是;只有通過這種特殊知識,才能獲得對物體的特殊認識。精靈:你在你本體中肯定會有這種知識嗎?我:肯定有。因為只有通過這種知識,我才能夠超越自身。精靈:那么你是通過你的自身,再通過你的直接知識,然后把規律賦予存在及其聯系的了?我:假如我仔細考量,我就會把規律賦予我關于存在及其聯系的概念而已。選擇這種說法,比較穩當。精靈:就算如此。那么,你除了按照這規律行事之外,你還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意識到這種規律?我:我的意識是從感覺我本體的狀態開始的。按照因果律,我將關于物體的概念與我的意識直接形成對接,這樣,使得對我本體狀態的意識和關于物體的概念便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這一個意識產生之前,絕對不會有任何其他意識。換句話講,在我按照這種規律進行操作之前,我不可能意識到其中的這種規律。除非我不按照這規律行事,那么我就不可能從其他的方式中意識到這種規律。精靈:這么說,你是在按照規律行事,卻沒有用特殊方式去意識物體了。你是直接地、一板一眼地按照章行事的。但你剛才卻說你已經意識到這規律,而且將它表述為普遍原理。那么你的這種特殊意識又如何說起?
人的使命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譯者:張珍麟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GottIiebFichte1762~1814)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出生于德國薩克森州,家境貧寒,9歲時得到鄰人的資助開始上學,曾就讀波爾塔貴族學校、耶拿大學、萊比錫大學,接觸過B斯賓諾莎哲學,研究康德哲學。1791年,費希特前往哥尼斯堡拜見康德,并當面呈送研究康德批判哲學與神學的長文《試評一切天啟》,受到康德贊賞,不僅贊助其出版,還推薦其前往大學任教。1807年,發表著名的《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1810年,在他的倡議下柏林大學建立,費希特擔任第一任校長。1813年柏林保衛戰爆發,費希特感染斑疹傷寒,于1814年1月去世。在西方哲學史上,費希特往往被認為是連接康德和黑格爾兩人哲學問的過渡人物。近些年來,由于學者們注意到他對自我意識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認識到他的地位。費希特也涉及政治哲學,他被一些人認為是德國國家主義之父。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