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藥方劑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128285
- 條形碼:9787117128285 ; 978-7-117-12828-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藥方劑學-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篇、下篇、附錄三部分。上篇為中藥學,共23章,**章至第三章為中藥學總論,主要介紹中藥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第四章至第二十三章為各論,收載常用中藥370種,其中附藥16味,按其功效分為20章,每章先列概說,按概念、藥性特點、功效主治、適應范圍、配伍應用、使用注意等6項論述,各藥均以來源、處方用名、性味歸經、功效、應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功用鑒別、藥理研究、附藥等項論述。下篇為方劑學部分,**章至第四章,主要介紹方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五章至第二十一章為各論,共17章,收載常用方劑140首,其中正方111首,附方29首。每章先列概說,按概念、立法依據、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等5項論述。每首方劑,分列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運用、使用注意、功用鑒別、附方、方歌等項論述。書后附錄有參考書目、中藥、方劑索引及教學大綱,便于學生學習和教學參考。
中藥方劑學-第2版 目錄
上篇 中藥學
**章 中藥的起源與中藥學的發展
**節 中藥的起源
第二節 中藥學的發展概況
第二章 中藥的性能
**節 四氣
第二節 五味
第三節 升降浮沉
第四節 歸經
第五節 毒性
第三章 中藥的應用
**節 配伍
第二節 用藥禁忌
第三節 劑量
第四節 中藥的煎服方法
第四章 解表藥
第五章 清熱藥
第六章 瀉下藥
第七章 祛風濕藥
第八章 芳香化濕藥
第九章 利水滲濕藥
第十章 溫里藥
第十一章 理氣藥
第十二章 消食藥
第十三章 驅蟲藥
第十四章 止血藥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藥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十七章 安神藥
第十八章 平肝息風藥
第十九章 開竅藥
第二十章 補虛藥
第二十一章 收澀藥
第二十二章 殺蟲止癢藥
第二十三章 拔毒生肌藥
下篇 方劑學
**章 緒論
第二章 方劑與治法
第三章 方劑的組成與辯護
第四章 劑型
第五章 解表劑
第六章 瀉下劑
第七章 和解劑
第八章 清熱劑
第九章 溫里劑
第十章 補益劑
第十一章 固澀劑
第十二章 安神劑
第十三章 開竅劑
第十四章 理氣劑
第十五章 理血劑
第十六章 消導劑
第十七章 治風劑
第十八章 治燥劑
第十九章 祛濕劑
第二十章 祛痰劑
第二十一章 治瘍劑
附錄
**章 中藥的起源與中藥學的發展
**節 中藥的起源
第二節 中藥學的發展概況
第二章 中藥的性能
**節 四氣
第二節 五味
第三節 升降浮沉
第四節 歸經
第五節 毒性
第三章 中藥的應用
**節 配伍
第二節 用藥禁忌
第三節 劑量
第四節 中藥的煎服方法
第四章 解表藥
第五章 清熱藥
第六章 瀉下藥
第七章 祛風濕藥
第八章 芳香化濕藥
第九章 利水滲濕藥
第十章 溫里藥
第十一章 理氣藥
第十二章 消食藥
第十三章 驅蟲藥
第十四章 止血藥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藥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十七章 安神藥
第十八章 平肝息風藥
第十九章 開竅藥
第二十章 補虛藥
第二十一章 收澀藥
第二十二章 殺蟲止癢藥
第二十三章 拔毒生肌藥
下篇 方劑學
**章 緒論
第二章 方劑與治法
第三章 方劑的組成與辯護
第四章 劑型
第五章 解表劑
第六章 瀉下劑
第七章 和解劑
第八章 清熱劑
第九章 溫里劑
第十章 補益劑
第十一章 固澀劑
第十二章 安神劑
第十三章 開竅劑
第十四章 理氣劑
第十五章 理血劑
第十六章 消導劑
第十七章 治風劑
第十八章 治燥劑
第十九章 祛濕劑
第二十章 祛痰劑
第二十一章 治瘍劑
附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