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二版)(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22083
- 條形碼:9787300122083 ; 978-7-300-12208-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二版)(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本書特色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2版)》是一項革命性的研究和令人振奮的成果,揭示了我們生長的地方如何限制了我們的思考、感受和行動的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體現于今天的社會生活、組織管理和國家發展中!段幕c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2版)》也是一幅文化價值觀的世界地圖,基于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持續30多年的研究的結果。同時,描述了文化相對論的革命性理論及其在不同職業中的應用,并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企業、家庭、學校以及政治組織中思考、感受和行動的規則,而這些規則以前從沒有人認真考察過!段幕c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2版)》還深入探索了國家文化在諸如不平等、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自大與謙卑、對不確定性的容忍等關鍵領域存在的差異,并解釋了組織文化與國家文化的區別,以及如何對其進行管理。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二版)(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項革命性的研究和令人振奮的成果,揭示了我們生長的地方如何限制了我們的思考、感受和行動的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體現于今天的社會生活、組織管理和國家發展中。
本書也是一幅文化價值觀的世界地圖,基于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持續30多年的研究的結果。同時,描述了文化相對論的革命性理論及其在不同職業中的應用,并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企業、家庭、學校以及政治組織中思考、感受和行動的規則,而這些規則以前從沒有人認真考察過。
本書還深入探索了國家文化在諸如不平等、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自大與謙卑、對不確定性的容忍等關鍵領域存在的差異,并解釋了組織文化與國家文化的區別,以及如何對其進行管理。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二版)(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目錄
不同的心理,相同的問題
作為心理編程的文化
文化相對論
符號、英雄、儀式和價值觀
文化的自我復制
文化的層次
文化變遷:變化的實踐活動,穩定的價值觀
文化的史前史
文化多樣性和文化變遷的來源
國家文化的差異
是國家文化還是國家制度
何謂國家的“管理”文化
測量價值觀
國家文化的維度
基于ibm調查的重復性研究
使用相關分析
增加第五個維度
用其他測量結果來檢驗國家文化得分
國家文化的其他分類
從地區、種族、宗教、性別、代際和
階層角度來看待文化差異
組織文化
結論:文化是一只不死鳥
**部分 國家文化的維度
第2章 平等也有高低之分
社會中的不平等
衡量社會的不平等程度:權力距離指數
權力距離的界定
重復性研究中的權力距離
各國的權力距離差異:階層、教育程度和職業
與權力距離有關的變量:本章 及之后幾章 的結構
各國的權力距離差異:源于家庭
學校中的權力距離
工作場所中的權力距離
權力距離與政府
權力距離與腐敗
權力距離與觀念
權力距離差異的根源
權力距離差異的未來
第3章 我,我們和他們
社會中的個人與集體
對個體主義水平的測量
其他跨文化研究中的個體主義和集體主義
個體主義和集體主義是一個維度還是兩個維度
……
第二部分 組織中的文化
第三部分 影響
術語表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二版)(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節選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2版)》是一部影響了全球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著作。吉爾特·霍夫斯泰德以自己在20世紀60年代末對一家跨國公司在40多個國家的分公司的研究為基礎,開創性地提出了分析國家文化的四個維度:個體主義一集體主義、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避、陽剛氣質一陰柔氣質。其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初正式提出以來,成為全球學術界、企業界、教育界、政界引用和討論*多的話題。后來,有學者針對亞洲文化發展出第五個維度:短期導向一長期導向,并得到吉爾特·霍夫斯泰德的認同。于是,這五個維度成為跨文化研究的圣經般的權威觀點,并不斷得到來自全球各國和各領域的學者和實踐者的證據支持。到《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2版)》英文版第二版時(2005年)。歷時30多年,已經有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百項研究,重復、擴展或驗證了《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2版)》的核心觀點和五維度的國家文化模型!段幕c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2版)》詳細介紹了國家文化差異的五維度模型,以大量的數據和事實,分析了全球范圍內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五個維度上的差異,并運用五維度模型剖析了政治體制、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法律制度等的文化根源。內容使人耳目一新,觀點令人拍案叫絕。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二版)(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相關資料
插圖:一些文化中有著很強的重男輕女觀念(見第4章)。那么從道德和人口角度來看,此類技術應該推廣嗎?如果是,以何種條件推廣?在哪里推廣?如果不是,能叫停嗎?世界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技術進步,所有這些因素聯合起來影響著生態系統,而它的影響方式并不太為人所知。世界許多地區無節制地砍伐樹木破壞了森林,酸雨又威脅著其他森林。臭氧層稀薄已經眾所周知,但我們對其嚴重性還認識不夠。很明顯,由于增加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排放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會改變長期的氣候。這一過程會在幾十年后延期執行。因此,即使我們現在停止排放,溫室效應也會在很長時期內增長。應對這些問題需要全球范圍內的研究和政治決策,需要在國家利益和文化價值觀相沖突的領域中進行研究和決策。犧牲今天的所得是為了收獲后代的利益,政客們必須對此做出決策,而這些政客主要關注的則是:明年是否再次當選或者是明天能否在權力斗爭中獲勝。此外,這種犧牲可能發生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而非目前主要的受益者那里。如果赤道國家保護熱帶雨林,溫室效應就會減少。但這些國家基本上很窮,它們的政府需要出售木材以獲得收入。它們能夠因為完整地保留熱帶雨林而得到補償嗎?上面描述的趨勢是對整個人類的威脅,它們代表了未來我們共同的敵人。共同的敵人通常是造就領袖以及超越相互沖突的價值觀與利益從而實現合作的有效方式。或許當這種威脅非常危急之時,會迫使我們形成空前的跨文化合作。
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第二版)(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作者簡介
吉爾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于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學位。于格羅寧根大學獲得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在荷蘭的多家企業擔任過技術和管理職務。后來進入IBM歐洲公司,創建了人事研究部并擔任主任。 他的學術生涯開始于洛桑的國際管理學院(IMD),后來加盟法國楓丹白露的lNSEAD商學院、布魯塞爾的歐洲高級管理學院、盧森堡的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大學。他在馬斯特里赫特大學教授組織人類學和國際管理,直到l993年退休。是跨文化合作研究所(IRIC)的創始人和首任主任。 他的著作有17種語言的版本。文章發表在世界各地的社會科學和管理學期刊上。他位居社會學科引文索引(SSCl)中被引用次數最多的100位學者之列,是享此殊榮的極少數的非美國人之一。他是美國管理學會(AOM)會士,享有歐洲四所著名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