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春秋公羊傳譯注-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70729
- 條形碼:9787101070729 ; 978-7-101-07072-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春秋公羊傳譯注-上下 本書特色
《春秋公羊傳譯注(套裝上下冊)》: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
春秋公羊傳譯注-上下 內容簡介
《公羊傳》是“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之一,是對《春秋》這部孔子編修的記載魯國隱公至哀公時期(即公元前770至前481年近三百年間)歷史的著作加以解說之書。由于文意隱晦難懂,《公羊傳》自漢代以來一向遭受冷落,少有問津者,《公羊》學幾成絕學,今天的讀者對《公羊傳》更是十分生疏。劉尚慈的這部《春秋公羊傳譯注》,對《公羊傳》作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整理,作了審慎精到的標點、今譯、注釋,有助讀者閱讀《公羊傳》,了解《公羊傳》,對相關學術研究的開展也有重要意義。
春秋公羊傳譯注-上下 目錄
隱公(公元前722—前712年)
桓公(公元前711—前694年)
莊公(公元前693—前662年)
閔公(公元前661—前660年)
僖公(公元前659—前627年)
文公(公元前626—前609年)
宣公(公元前608—前591年)
成公(公元前590—前573年)
襄公(公元前572—前542年)
昭公(公元前541—前510年)
定公(公元前509—前495年)
哀公(公元前494—前481年)
《春秋公羊傳》概述
春秋公羊傳譯注-上下 節選
《春秋公羊傳譯注(套裝上下冊)》以1980年中華書局影印元校勘《十三經注疏》之《春秋公羊傳》為底本,以春秋十二公先后次第為各篇章標題。各公首頁名號后括注其在位公元紀年的起訖,附注其在底本中的卷次起訖。各公之下,一年作為一個單元。每一年中再分節。每一節原文之后括注其在底本中的頁碼及欄位,以方便讀者。
春秋公羊傳譯注-上下 相關資料
(傳)卿大夫不可以與國君作對手,這裹經文稱他的名氏來與楚子匹敵是為什么?因為不認可晉國反而贊許楚子的行為是合于禮義的。為什么不認可晉國反而認可楚子的行為是合于禮義的呢?楚莊王攻打鄭國,攻克其外城之皇門,到了道路四通八達的要沖。鄭伯(鄭襄公)褫衣袒露脊梁,左手持茅旌,右手持鸞刀,迎接楚莊王道:“寡德的我沒有優良的邊陲之臣,從而冒犯而遭遇上天降下的禍殃,所以讓君王盛怒不可遏,蒙辱來到鄙邑。您如果憐惜我這喪國之人,賜給我一塊不毛之地,讓我領著一兩個老臣安于那裹,我將唯君王之命是聽。”楚莊王說:“您的不怎么樣的臣子說些狡猾輕慢的話(讓我生氣),這才使我能夠見到您的玉面,然而還不至于到(您說的)這個(減國遷君的)地步。”楚莊王親手持旌旗,全面指揮軍隊,后退七里。將軍子重進諫說:“我們南郢與鄭國相距幾千里,眾大夫中死了好幾個人,各雜役人等死了數百人,現在您戰勝了鄭國卻不占有它,莫不是白白損失臣民的功力了嗎?”莊王說:“古時候,不到盤盂(積壓而)破敗、裘皮(貯藏而)損壞的富裕程度,就不會出戰四方諸侯。所以君子都是篤重于義禮,而輕薄于財利,約束其人而不控制其土地。(人家)請求歸順還不赦免,是用心不善。我以居心不善來導引民眾,災禍就會殃及我自己,那我還能有多少日子?”之后,晉軍援救鄭國的部隊到了,說:“請求交戰。”楚莊王答應了。將軍子重勸諫道:“晉,是大國。大王的軍隊長久疲憊,請您還是不要答應吧。”莊王說:“對于弱者,我威懾他;對于強者,我躲避他。這樣將使寡人無法自立于天下!”命令他掉轉軍隊迎戰晉寇。莊王擊鼓,晉軍大敗。晉國逃亡兵眾爭搶扒船,船中被砍斷的手指可以用手捧起。莊王說:“哎!我們兩國的國君不友好,百姓有什么罪?”命令回師而放晉寇逃亡。(經)秋七月。(經)冬,十二月,戊寅(初八),楚子滅亡了蕭國。(經)晉人、宋人、衛人、曹人在清丘共同歃血盟誓。
春秋公羊傳譯注-上下 作者簡介
劉尚慈,中華書局原語言文字編輯室編輯,編審。1943年生于北京,1966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著有《世說新語譯注》(與張萬起合作,已被納入漢英對照《大中華文庫》)、《春秋公羊傳詞典》,整理校勘有《篆隸萬象名義》。擔任責編的《王力古漢語字典》獲得第五屆國家圖書獎和第四屆國家辭書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