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453079
- 條形碼:9787562453079 ; 978-7-5624-5307-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 本書特色
《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是重慶大學出版社自2004年7月以來陸續出版的一套深入、系統地介紹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書系,至今已出版圖書近70余個品種!叭f卷方法”的理想:為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經濟學、傳播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社會科學各領域的學者和研究生提供一個內容規范、使用便捷的“研究方法工具箱”!叭f卷方法”的受眾·圖書館及大學社會科學各院系的資料室。·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研究人員、研究生及高年級本科生。·社會及市場調查的實務工作者。萬卷方法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歡迎投稿!
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 目錄
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 節選
《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主要討論了研究設計、訪談實施和數據分析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提出了相應的工作目標和實施路徑,并在討論的過程中結合了大量的研究實例,詳細明確地提供了不同種類的研究展開操作的可行辦法。為了*大限度地利用《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建議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帶著自己的研究興趣,根據書中提供的指導,具體思索并回答有關這一主題在各個階段應解決的問題!顿|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研究指南,既適合質性研究的初學者作為入門的指導,也適合正在做研究的學者作為研究參考。
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 相關資料
以質性訪談的方式去認識世界,拓展了我們的知識和情感所能達到的范圍,也激發并滿足了我們的求知欲。質性訪談有如夜視鏡,令我們得以看到那些通常不在視野中的東西,并且考察那些經常被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訪談使我們得以跨越種族、收入、民族、性別和職業等社會障礙。我們曾經研究過外國援助項目和(罪犯)感化辦公室,曾經與致力于重建內城區鄰里關系的社區組織者、處理危機事件的聯邦官員進行談話。我們總是被那種發現的感覺而吸引,并因最終研究報告的深度、廣度和可信度而振奮。我們在《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這本書里想要分享的,不僅是一套技術,還包括我們在研究中所體驗到的愉悅。當你需要從他人的立場深入了解某些問題的時候,你應該使用我們所呈現的模式——選擇對該研究問題有深刻洞見的被訪者,傾聽他們的講述,并針對他們的回答追問新的問題,直至你真正理解那些回答。我們將這一方式稱作響應式訪談(responsive interiewing),因為研究者需要對他(她)從被訪者那里聽到的內容做出回應并據此進行追問,而不僅僅是依賴于預先確定的問題。我們描述了支撐這一模式的哲學基礎,強調了與被訪者像伙伴一樣工作而不是把他們視為研究對象的重要性。深度訪談與量化研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的許多同事認為,只有統計技術才是嚴格的,他們摒棄所有形式的質性研究,認為它們不過是講故事,至多是作為統計研究的前奏才有點用處。這些同事對深度訪談成果的豐富性、指導深度訪談的詳細標準、內置的信度檢驗及系統分析都知之甚少。
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赫伯特·J.魯賓(Herbert J.Rubin) (美國)艾琳·S.魯賓(Irene S.Rubin) 譯者:盧暉臨 連佳佳 李丁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