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tǒng)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zhèn)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827917
- 條形碼:9787562827917 ; 978-7-5628-2791-7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 本書特色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化學化工節(jié)能減排叢書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 內容簡介
《節(jié)能減排化學化工篇》是一部化工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叢書,由于本書所涉及的化工節(jié)能減排理論及技術既深且廣,為便于讀者按需閱讀,將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冊。
本書是“新途徑與新技術”,內容豐富且較全面,對有效控制和治理廢氣,co2的化工綜合利用,光催化和污水治理,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清潔有機化工生產(chǎn)的新方法,煤化工中的甲醇制烴和費托合成技術,氫能源和燃料電池的開發(fā)應用等領域,分別從發(fā)展歷史、應用背景、基本原理、技術水平和生產(chǎn)工藝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并且書中還突出介紹了各領域近年來國內外的新成果和新進展,使讀者對有關學科的發(fā)展新動向亦可有基本了解。本冊不僅是目前從事節(jié)能減排研究、開發(fā)和生產(chǎn)的科研人員重要的學習資料,對于化學和化工行業(yè)各類科技人員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 目錄
1.1 引言
1.2 co2化學減量技術
1.2.1 co2的分離回收
1.2.2 co2的化學固定
1.3 co2化工利用新技術
1.3.1 co2作為萃取劑和溶劑
1.3.2 co2用于生產(chǎn)無機化工產(chǎn)品和納米功能材料
1.3.3 co2與環(huán)氧化物共聚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pec/ppc)
1.3.4 co2為原料合成碳酸酯
1.3.5 co2取代光氣合成異氰酸酯和喹唑啉誘導體
1.3.6 co2催化加氫合成含氧化合物
1.3.7 co2催化加氫合成烴類及混合燃料
1.3.8 co2催化還原
1.3.9 co2氧化烴類脫氫制烯烴并伴生co
1.4 co2綠色利用新途徑
1.4.1 捕集燃煤電廠co2并轉化為甲醇燃料的carnol系統(tǒng)
1.4.2 捕集空氣中co2并轉化為汽油的green freedom體系
1.5 結束語
第2章 co2作為氧化劑在烴類轉化中的應用
2.1 引言
2.2 低碳烷烴氧化制烯烴
2.2.1 甲烷氧化偶聯(lián)制乙烯
2.2.2 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制低碳烯烴
2.3 甲烷氧化制芳烴
2.4 乙苯氧化脫氫制苯乙烯
2.4.1 熱力學基礎
2.4.2 催化體系
2.4.3 反應機理與co2的作用
2.5 結束語
第3章 環(huán)境保護中廢氣的催化治理技術
3.1 引言
3.2 天然氣的催化燃燒
3.3 機動車尾氣的催化凈化
3.4 有毒有害廢氣的催化凈化
3.5 室內空氣催化凈化
3.6 結束語
第4章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
4.1 概述
4.1.1 大氣中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
4.1.2 氮氧化物的危害
4.1.3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術
4.2 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
4.2.1 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
4.2.2 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控制技術
4.3 移動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
4.3.1 移動源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
4.3.2 移動源氮氧化物的控制技術
4.4 新型低氮和無氮燃燒技術
4.4.1 新型低氮燃燒技術
4.4.2新型無氮燃燒技術
第5章 新型fcc再生煙氣硫轉移技術的開發(fā)
5.1 引言
5.1.1 技術背景
5.1.2 本研究的目的與創(chuàng)新點
5.2 類水滑石為前驅體的合成與表征
5.2.1 實驗部分
5.2.2 結果與討論
5.3 噴霧干燥成型技術的研究
5.3.1 實驗方法
5.3.2 分析表征與活性評價
5.3.3 結果與討論
5.4 硫轉移劑工業(yè)試生產(chǎn)及其在催化裂化工業(yè)裝置中的應用
5.5 結論
第6章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6.1 引言
6.2 固體廢物來源和分類
6.2.1 固體廢物的定義和特性
6.2.2 固體廢物的來源
6.2.3 固體廢物的分類
6.3 固體廢物的污染及控制
6.3.1 固體廢物的污染途徑及危害
6.3.2 固體廢物的污染控制
6.4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
6.4.1 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6.4.2 固體廢物的處置方法
6.4.3 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6.5 固體廢物管理的現(xiàn)狀與前景展望
第7章 光催化及應用于環(huán)境凈化
7.1 引言
7.1.1 光催化基本原理
7.1.2 在環(huán)境凈化中的作用
7.1.3 需要解決的問題
7.2 光催化研究方法
7.2.1 光催化劑的制備技術
7.2.2 光催化劑的表征方法
7.2.3 光催化性能測試
7.2.4 光催化劑結構與性能的關系
7.3 光催化應用于凈化環(huán)境
7.3.1 污水治理中的應用
7.3.2 處理大氣污染物中的應用
7.3.3 抗菌、殺菌方面的應用
7.4 復合光催化體系
7.4.1 光催化與生物技術的協(xié)同作用
7.4.2 光催化與吸附技術的協(xié)同作用
第8章 水介質中清潔有機合成催化反應
8.1 發(fā)展水介質清潔有機合成的意義
8.2 水介質清潔有機合成催化反應研究概況
8.2.1 均相催化
8.2.2 相轉移催化
8.2.3 非均相催化劑
8.3 結束語
第9章 鈦硅分子篩催化環(huán)境友好氧化過程
9.1 引言
9.1.1 氧化過程概況
9.1.2 傳統(tǒng)氧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9.1.3 清潔氧化的研發(fā)狀況和發(fā)展趨勢
9.2 鈦硅分子篩催化環(huán)境友好氧化過程的研究
9.2.1 鈦硅分子篩催化劑的研發(fā)狀況
9.2.2 鈦硅分子篩催化劑的合成、表征和氧化催化機理
9.3 鈦硅分子篩催化苯酚直接羥化清潔合成苯二酚
9.4 酮類清潔氨氧化過程的研發(fā)
9.4.1 己內酰胺的綠色合成路線
9.4.2 丁酮肟的綠色合成路線
9.5 環(huán)氧丙烷的綠色合成
9.5.1 環(huán)氧丙烷的制備技術革新進程
9.5.2 鈦硅分子篩催化丙烯環(huán)氧化合成環(huán)氧丙烷
9.6 結束語
第10章 有機化工原料生產(chǎn)中的節(jié)能減排技術
10.1 引言
10.2 異丙苯生產(chǎn)工藝中的節(jié)能減排技術
10.2.1 異丙苯生產(chǎn)概述
lo.2.2 國外異丙苯工藝技術的進展
10.2.3 國內異丙苯工藝技術的進展
10.2.4 催化劑和反應工藝的發(fā)展促進節(jié)能減排
10.2.5 結束語
10.3 環(huán)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中的節(jié)能降耗技術
10.3.1 乙二醇工業(yè)化生產(chǎn)技術
10.3.2 催化水合技術開發(fā)
10.3.3 催化水合取代非催化水合的經(jīng)濟性
10.3.4 結束語
第11章 甲醇制烴技術的進展
11.1 引言
11.2 甲醇的生產(chǎn)
11.3 甲醇制汽油(mtg)
11.3.1 mobil公司mtg工藝
11.3.2 lurgi公司mtg工藝
11.3.3 我國mtg的產(chǎn)業(yè)化進展
11.4 甲醇制烯烴(mto)
11.4.1 uop/hydro mto工藝
11.4.2 大連化物所dmto工藝
11.4.3 催化劑的改性研究
11.5 甲醇制丙烯(mtp)
11.5.1 lurgi公司mtp工藝
11.5.2 催化劑的改性研究
11.6 甲醇制芳烴(mta)
11.7 反應機理
11.7.1 連續(xù)反應機理
11.7.2 平行反應機理
11.8 結束語
第12章 費托合成技術
12.1 引言
12.1.1 費托合成的歷史及工業(yè)現(xiàn)狀
12.1.2 費托合成的產(chǎn)物分布
12.1.3 反應機理與動力學模型
12.2 費托技術的工業(yè)應用
12.2.1 多樣化的原料來源
12.2.2 性能優(yōu)異的產(chǎn)品
12.2.3 應用過程的環(huán)保分析
12.2.4 技術成熟性與經(jīng)濟可行性
12.3 費托反應器及相關工藝
12.3.1 工藝條件
12.3.2 反應器
12.4 費托合成催化劑
12.4.1 活性金屬組分
12.4.2 載體的影響
12.4.3 助劑
12.4.4 催化劑成型
12.4.5 工業(yè)費托催化劑簡介
12.5 結束語
第13章 氫能的利用
13.1 氫能簡介
13.2 氫的制取
13.2.1 重整制氫
13.2.2 部分氧化制氫
13.2.3 電解水制氫
13.2.4 工業(yè)副產(chǎn)氫利用
13.3 氫的儲運
13.3.1 氫氣的儲存
13.3.2 氫氣的運輸
13.3.3 氫氣的加注
13.4 氫的應用
13.4.1 燃料電池簡介
13.4.2 燃料電池的應用
13.4.3 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應用
13.5 氫能展望
第14章 基于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電催化問題
14.1 燃料電池基礎
14.1.1 燃料電池的概念
14.1.2 燃料電池的效率
14.1.3 燃料電池的分類
14.1.4 實際應用與節(jié)能減排的關系
14.2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概況
14.3 有關催化問題
14.3.1 重整氫的催化
14.3.2 電催化
14.4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催化劑
14.4.1 電催化劑’概述
14.4.2 氫氧燃料電池催化劑
14.4.3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催化劑
14.4.4 直接乙醇燃料電池催化劑
14.4.5 直接甲酸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
14.5 總結與展望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 節(jié)選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是一部化工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叢書,由于《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所涉及的化工節(jié)能減排理論及技術既深且廣,為便于讀者按需閱讀,將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冊。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是“新途徑與新技術”,內容豐富且較全面,對有效控制和治理廢氣,CO2的化工綜合利用,光催化和污水治理,固體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清潔有機化工生產(chǎn)的新方法,煤化工中的甲醇制烴和費托合成技術,氫能源和燃料電池的開發(fā)應用等領域,分別從發(fā)展歷史、應用背景、基本原理、技術水平和生產(chǎn)工藝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并且書中還突出介紹了各領域近年來國內外的新成果和新進展,使讀者對有關學科的發(fā)展新動向亦可有基本了解。本冊不僅是目前從事節(jié)能減排研究、開發(fā)和生產(chǎn)的科研人員重要的學習資料,對于化學和化工行業(yè)各類科技人員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節(jié)能減排新途徑與新技術 相關資料
插圖:隨著我國原油加工量,特別是進口高硫原油量逐年遞增,石化企業(yè)對我國大氣的SOx污染日趨嚴重。FCC裝置是石化企業(yè)的核心裝置,在創(chuàng)造巨大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產(chǎn)生負面效應,大量的SOx排放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安全隱患。隨著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的日趨完善,降低FCC裝置的SOx排放勢在必行。國外目前主要通過以下途徑控制FCC工藝中的SOx排放:①選擇低硫原油;②原料油預加氫處理;③再生煙氣脫硫處理(干法和濕法);④硫轉移劑技術。我國低硫原油資源有限,進口低硫原油成本又太高,所以方法①不能滿足我國煉油行業(yè)的需要。原料油預加氫處理雖然可以降低原料油的硫含量,而且提高油品的質量,但是需要大量氫源和昂貴的設備。煙氣脫硫法分為干法和濕法兩大類:其中干法又分為固定床和流化床兩種,它是利用固體吸附劑吸附煙氣中的SOx;濕法有多種,它是利用化學藥劑如氫氧化鈣等,與SOx反應生成可處理的廢物,但產(chǎn)生的大量廢物又會帶來二次污染,同時也需要大量的設備投資。相比之下,硫轉移劑技術可在線控制SOx,排放,幾乎不需要增加設備投資,操作費用低。國外已有100多家煉油廠采用了硫轉移劑技術。因此發(fā)展硫轉移劑技術在未來石化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經(jīng)典常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