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827863
- 條形碼:9787562827863 ; 978-7-5628-2786-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 本書特色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化學化工節能減排叢書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 內容簡介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介紹了全球以及我國能源和環境所面臨的嚴峻狀況,闡述了我國及上海節能減排的戰略舉措和目標任務,并且通過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說明:企業是實現節能減排戰略目標的主體;領導在節能減排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管理在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 目錄
1.1 節約用電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
1.2 供配電環節的節能措施
1.2.1 通過合理的電網規劃降低線損
1.2.2 經濟合理地選擇導線和電纜
1.2.3 無功補償及配置優化
1.3 推行“電力需求側管理”,有效利用電力資源
1.3.1 電力需求側管理概念
1.3.2 電力需求側管理的作用
1.3.3 改變用戶的用電方式,鼓勵企業在非高峰期間用電
1.4 變壓器節能改造和節能措施
1.4.1 按經濟容量選擇變壓器
1.4.2 推廣新型節能變壓器
1.4.3 非晶合金變壓器介紹
1.4.4 在設計及運行環節提高變壓器能效的技術措施
1.4.5 提高變壓器能效的政策措施
1.5 應用變頻調速技術推進節能減排
1.5.1 變頻調速技術的優勢
1.5.2 變頻調速技術在石油化工行業的應用
1.6 利用企業余熱、廢熱發電,實現節能減排
1.6.1 余熱利用在我國有著巨大的潛力
1.6.2 余熱發電介紹
1.6.3 化工企業利用余熱發電實例
1.7 推廣高效節能光源,建造綠色照明環境
1.7.1 常用照明光源介紹
1.7.2 新型節能光源介紹
1.7.3 新興的照明方式——光纖照明
1.7.4 常用照明光源的性能比較
1.7.5 高效節能光源的選擇
1.7.6 正確選用節電的照明燈具配件
1.7.7 照明節能的技術措施
1.7.8 照明節能的政策措施
1.8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1.8.1 我國風電的現狀及展望
1.8.2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特點和前景
1.9 日常節電常識
1.9.1 中國能效標識
1.9.2 合理使用空調
1.9.3 辦公節電
第2章 熱能系統的節能減排
2.1 化工企業的熱能系統
2.1.1 熱能動力裝置在化工生產的熱能綜合利用中的常見模式
2.1.2 化工企業蒸汽系統的分級合理使用
2.1.3 化工企業應發展熱電聯產
2.1.4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
2.1.5 熱能回收技術在化工企業中的應用
2.2 除塵、脫硫、脫硝技術
2.2.1 常用除塵器的類型與性能
2.2.2 燃煤的脫硫技術
2.2.3 煙氣的脫硝技術
第3章 暖通系統
3.1 概述
3.2 暖通系統對能源的主要消耗方式
3.2.1 采暖用能源消耗方式
3.2.2 空調、制冷用能源消耗方式
3.2.3 冷、熱媒在傳輸過程中對能源的需求
3.3 在暖通系統中,節能途徑的探討
3.3.1 能源消耗過大,造成工程或生產不節能的原因
3.3.2 解決暖通制冷業高能耗的幾種方法
3.4 化工企業余熱余壓利用及節能
3.4.1 氯堿化工的余熱利用
3.4.2 焦化行業的余熱利用
3.4.3 炭素廠余熱回收
3.4.4 橡膠行業
3.4.5 采用溴化鋰吸收式與電壓縮式制冷機組的比較
3.5 暖通系統常見的一些能耗考核指標
3.5.1 圍護結構的節能指標
3.5.2 新風利用與空調系統方式的考核指標(ahc)
3.5.3 建筑用能能質系數指標
3.5.4 用能環節的能量轉換效率
3.5.5 建筑物空調制冷供熱環節的能量轉換效率
3.5.6 輸配系統的能耗評價指標(tdc)
3.6 暖通系統的節能診斷方法
3.6.1 節能診斷(oti)
3.6.2 用能指標核查和符合需求合理性診斷
3.6.3 冷凍機、冷卻塔和熱源診斷
3.6.4 冷熱水輸配系統診斷
3.6.5 空調及通風系統診斷
3.6.6 照明和其他用電設備的節能診斷
第4章 水系統的節能減排
4.1 概述
4.1.1 我國的水資源現狀
4.1.2 我國水資源利用狀況
4.1.3 我國水資源主要問題
4.2 節能
4.2.1 給水系統中的節能措施
4.2.2 循環水冷卻水系統的節能措施
4.2.3 其他水系統中的節能措施
4.2.4 水系統新能源的利用
4.3 節水、減排
4.3.1 給水系統中的節水措施
4.3.2 循環水系統中的節水措施
4.3.3 中水回用系統及其應用
4.3.4 廢水零排放技術及其應用
4.4 化工行業節水、減排
4.4.1 化工行業節水、減排特點及重要性
4.4.2 氯堿化工行業節水減排措施
4.4.3 煤化工行業的節水減排措施
第5章 自控專業節能減排技術
5.1 在化工工程建設中合理利用自動化儀表及自動控制系統
5.2 自動化儀表在工程實施中的節能減排作用
5.2.1 檢測儀表
5.2.2 分析儀表
5.2.3 溫度儀表
5.2.4 壓力儀表
5.2.5 流量儀表
5.3 自動控制系統
5.3.1 人工手動控制的危害因素
5.3.2 傳統控制儀表(系統)
5.3.3 集散控制系統
5.4 自控執行機構
5.4.1 控制閥
5.4.2 積極推薦工藝系統專業采用變頻器
第6章節 能減排技術應用案例
案例1 丙烯酸反應氣體吸收系統節能改造
案例2 丙烯酸廢氣催化焚燒節能改造
案例3 丙烯酸氧化裝置尾氣循環利用
案例4 夾點理論在vcm中的應用
案例5 膜回收糊狀pvc尾氣中的vcm
案例6 壓縮空氣系統的節能改造
案例7 二次蒸汽回收利用
案例8 變壓吸附回收醋酸廢氣中的一氧化碳
案例9 ugi爐新型耐高壓水夾套的運用
案例10 膜分離回收甲醇合成弛放氣中的氫氣
案例11 空分預冷系統節電改造
案例12 干熄焦除塵風機變頻改造
案例13 橫式翅片冷卻冷凝器在焦爐煤氣生產中的應用
案例14 焦爐煤氣脫苯貧油空氣冷卻器的應用
案例15 燈光節能器節能技術的應用
案例16 工業熱泵技術在輪胎生產中的應用
案例17 乙烯裂解爐燃燒器增設空氣預熱器的工業應用
案例18 水泵調速節能技術在石化水廠的應用
案例19 石化裝置循環水場的技術改造
案例20 環氧丙烷裝置的節能減排改進
案例21 過氧化二異丙苯裝置含酚廢堿處理
案例22 順丁橡膠裝置節能研究和應用
案例23 聚醚廢渣綜合回收利用
案例24 高溫分解溫室氣體hfc-23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 節選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介紹了全球以及我國能源和環境所面臨的嚴峻狀況,闡述了我國及上海節能減排的戰略舉措和目標任務,并且通過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說明:企業是實現節能減排戰略目標的主體;領導在節能減排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管理在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節能減排工程技術與應用案例 相關資料
插圖:1.1 節約用電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電作為一種能源,有著持續增長的需求。由于我國80%的電力來自火力發電,所以電力在為人們帶來光明和便利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節能減排是我國“十一五”期間一項重要的社會任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2009年11月26日,中國公布了2020年降低碳強度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訂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和考核辦法。一場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經濟為主題的綠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發展低碳經濟,是每個公民應承擔的責任,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難得機遇。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電力消費第二大國,并有可能在近幾年內取代美國。電力作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戶”,發電企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分別占到全國排放量的47%、54%和20%。控制住火電廠的排放幾乎就控制住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二氧化硫的污染,也就為實現我國對世界承諾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標提供了保證。因此合理用電和節約用電對完成節能減排指標非常重要。電力在節能降耗中不僅作用巨大,而且潛力巨大。我國單位GDP的電耗是發達國家的3~5倍。據有關資料的統計表明:我國從發電到供電,一直到用電過程中,各種電氣設備(包括發電機、變壓器、電力線路、電動機等)全部的電能損耗約占發電量的30%。這樣,全國一年約有6520億千瓦時的電能損耗在運行中的電氣設備中,相當于10個中等省的用電量之和。工業生產占全國能源使用量的一半多,雖然我們也在不斷淘汰落后設備技術,提高能源效率,但大量的低效能技術仍然廣泛存在于生產中,節電潛力巨大。提高供電能效、加強用電需求側管理、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都是提高電能環保水平的重要措施。1.2 供配電環節的節能措施目前我國電力線路損失率為6.03%,遠遠高于Et本的3.8 9%,節能潛力十分巨大。合理設計和改造供配電線路,做好無功功率就地補償,可以有效降低電能損耗。1.2.1 通過合理的電網規劃降低線損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近、遠期地區負荷密度,從各個電壓等級協調發展的角度,因地制宜地建設高壓配電網,大力發展110kV網架及110kV直降10kV方式的供電。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