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20451
- 條形碼:9787112120451 ; 978-7-112-12045-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 本書特色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是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不是一部純學術的著作,而是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這是可貴之處。書中介紹了作者指導和參與過的很多實例,對其中的經驗和問題有所評議,而這是更有啟發意義的。幾十年的教學經歷和工作,凝練了作者對21世紀城市建設方向的展望,提出“人工和自然融合”的思想,建議人們通過人化自然(第二自然),即園林綠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十分有遠見的。他很早就提出“以人為本”i人與自然和諧“共榮”,他高度重視“人與環境”的問題。他認為人如果長期生活在環境極差的城市中,人是會衰退的……。很少有學者這樣尖銳地提出“環境”問題。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 目錄
日本的城市環境綠化
日本大阪市南港新村環境設計
日本橫濱步道公園
日本地下商業街
日本庭園史簡述
日本的自然公園
“林”是風景名勝區建設的基礎
——從廬山風景區的發展看“林”的重要
藝術觀·功能觀·環境觀
——近代建筑、城市規劃、園林的發展和爭論
園林·園林學科·園林教育
孤島新鎮同濟河設計的構思和效果
醫院室外環境設計構思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環境設計構思
深圳市綠地系統規劃
杭州湖濱芻議
城市與園林的關系
——中國太極圖的啟示
“天盡頭”濱海風景資源的保護與開拓
上海浦江兩岸的濱江環境
廣東內伶仃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規劃
中國現代風景園林建筑綜述
“人工和自然的融合”是21世紀城市建設的方向
人與環境
對中國傳統園林的理解和借鑒
——從上海豫園、大觀園、方塔園談起
園林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
中國傳統園林“半園”的設計
——美國國家植物園中的中國庭園
改善上海綠地環境的三個舉措
生態旅游必須重視和發揮規劃的作用
世界園林中的兩朵奇葩
——兼述中日園林的同異
生態旅游規劃
——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富春江
——新安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匯報綱要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 節選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不是一部純學術的著作,而是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這是可貴之處。書中介紹了作者指導和參與過的很多實例,對其中的經驗和問題有所評議,而這是更有啟發意義的。幾十年的教學經歷和工作,凝練了作者對21世紀城市建設方向的展望,提出“人工和自然融合”的思想,建議人們通過人化自然(第二自然),即園林綠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十分有遠見的。他很早就提出“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榮”,他高度重視“人與環境”的問題。他認為人如果長期生活在環境極差的城市中,人是會衰退的……。很少有學者這樣尖銳地提出“環境”問題。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 相關資料
插圖:二、街道和濱河綠化日本許多城市的街道原來比較窄,植樹帶和行道樹并不普遍,原有的綠化基礎一般也不好;土地私有,地價昂貴,房屋大都沿控制線建造,形成墻式的街道,很少有廣場和綠地。但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方設法改變這種狀況,新建道路常設有綠帶種有行道樹,還有灌木或匍地植物或草皮,不見裸土,減少了街道塵土。路邊種植的杜鵑、山茶等花木,在鮮花盛開季節,把街道點綴得頗為美麗。再如,新建的建筑,在保證業主建造量的條件下,用提高層數補償的方法爭取在沿街留出部分地面,使私有的土地成為公眾使用的廣場綠地。這樣就使街道在局部地段擴展了空間,經過精心設計,豐富了街景,取得一些效果。又如,有的城市利用街道轉角處的面積(行車視距三角形的范剛),橇去部分水泥鋪面,種花植樹,不便挖去的硬地,則放置一些大型花盆,經常更新,鮮花盛開。這些措施對綠化條件很差的鬧市也起了些補救作用。水是一種景觀資源,有波光、水影、游魚、水禽,可劃船、垂釣、觀賞、游戲。在20世紀60年代日本有些城市的河道也曾被污染,變色發臭,惡化了環境。但通過治理,河水逐步恢復了自然生態,這樣水面和濱河地帶就成了城市綠化的重要地段。如經大阪市中心的一條舊淀川河,河水清潔,水鳥游翔,沿岸的舊房屋被拆除,辟為散步綠帶,新修的護岸和橋梁等工程設施均考慮了景觀上的要求,這樣就在城市中心地區嵌上了一條翠帶,美化了城市(圖4)。又如在鬧市的小浜中加設了噴泉,豐富了景觀。有的小河在枯水期僅有幾厘米高的水層,也作為水景加以利用,增添了城市的景色和趣味。
城建、園林、環境—同濟大學李錚生教授論文集 作者簡介
李錚生 1933年出生于江蘇揚州。家中兄弟姐妹五人,排行第三。1951年畢業于上海育才中學,考入上海交通大學。l952年全國院校合并,進入同濟大學建筑系。1955年畢業于同濟大學“都市計劃與經營專業”后留校任教l 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反右被錯劃為“右派”,直至l978年才得到真正的平反。1957—1959年在同濟城市建設與經營教研室工作;1959~1976年在同濟設計院工作;1980年公派赴日本進修城市園林工學,返校后創立風景園林專業并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任規劃系副系主任,負責風景園林專業的工作,先后獲得了一系列榮譽。1989年合著的“畢業設計結合生產實踐出人才,出成果”獲國家教委特等獎;1989~1996年受聘為全國高校建筑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兼風景園林指導小組組長,并當選為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一、二、三屆理事:曾在美國哈佛大學、伊利諾斯州立大學、日本大阪府立大學、東京農業大學以及臺灣大學等十余所院校作過學術報告,促進了中國園林建筑設計之對外交流。1996年入選美國The American Biographical Institute出版的世界五千名人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