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70545
- 條形碼:9787101070545 ; 978-7-101-07054-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 本書特色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詩”出版工程“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點規劃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 內容簡介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一書為“文史中國”叢書之一種,是專為青少年讀者精心編寫的通俗文化讀物。本書通過生動的文字、精美的圖片,全面展示了中國圖書以及圖書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及其對中國文化的重大影響。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 目錄
**章 漫長的寫本書時期
中國圖書的始祖:簡犢
帛書
史官掌書與“數典忘祖”
“韋編三絕”與“學富五車”
從“焚書坑儒”到“獻書之路”
蔡倫革新的造紙術及其世界性傳播
紙寫本書的時代
從“卷軸裝”列“經折裝”、“旋風裝”
“槐市”和傭書
敦煌窟藏寫本書影
《永樂大典》
《四庫全書》
第二章 雕版印書業的發達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初的印本書
泥活字、木活字和金屬活字
存世*早的彩色套印本
從“涂版”到“恒版”到“拱花”
傳世的明萬歷刊《水滸傳》
“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系統
冊葉制度的形成
古書的形式
占書版別
“百宋”與“千元”
宋版書的“金貴”
天一閣與“乾隆七閣”的故事
第三章 現代科技時代的圖書出版
雕版與鉛,豐排版、石印技術的并行時期
鉛字印刷的技術程序
新式出版印刷機構的建立
“洋裝書”的舶來
近代圖書館的興起和現代圖書館事業
凸版和凹版印刷
現代圖書出版業
電腦和平版印刷
進入數字化圖書印制時代
深入閱讀
后記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 節選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主要內容簡介:2005年,中宣部策劃組織的弘揚偉大民族精神的重點出版工程——“民族精神史詩”全面展開。《長城叢書》之“文史知識”部分,又被吸納為這項重大文化工程之一,并以《文史中國》為名,正式啟動。
中國圖書文化簡史 相關資料
插圖:這部儒家經典,而不從祖師爺孔夫子的思想學說那里去求取精義,那就不是求學問,而是在開書鋪子,這樣的人往往學問叢雜而不專精。這就披露了漢代學者有關書賈的一種觀念,即賣書人是一個可以不通曉書本內容的職業人群。西漢末年,長安太學附近的槐林中存在著一個包括買賣教學用書在內的貿易集市,每逢初一、十五,太學的生員便走出學府,到此與書賈交易圖書雜貨,其盛如市集,故稱“槐市”。當然,槐市上出售的書籍主要是簡書,也可能有少量價格昂貴的帛書。從漢景帝時河間獻王向民間購求書籍開始,到漢平帝元始年間長安太學旁形成槐市,其間大約有一百四五十年時間。到東漢,已經有人在都城洛陽開書鋪賣書了。王充(約2797)年輕時求學于京師洛陽,因為家貧沒錢買書,就常游觀于洛陽市肆,翻閱鋪里所賣的書,他勤于記誦復習,因此博通了眾流百家之言,為他后來撰寫《論衡》等儲備了必要的知識和學識。在寫本書時代,書籍的傳播、銷售完全靠人工抄寫復制。那時,社會上出現一批專門代人抄書的人。歷史上把他們的抄書活動稱為“傭書”。傭書人早在漢代就有了,但人數不多。西漢成帝時,劉向、劉歆整理國家藏書,將上萬卷簡帛書籍,命人逐一抄寫,那些抄書的人就是傭書人。東漢時出使西域的班超就當過傭書人。東漢明帝曾到東觀視察,看到正在那里編史的班固,問他弟弟班超在做什么事,班固回答:“為官府抄書,拿到工錢來贍養母親。”當然,漢時傭書人抄的還是簡書。東漢班超抄寫書籍是官府出資雇傭的,到了三國以后,雇人抄書則不再限于政府,而擴大到有錢的人家了,如三國的闞澤好學,但因為家里貧窮,便常為人抄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