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征途-薛德震哲學書信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6682
- 條形碼:9787010086682 ; 978-7-01-008668-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征途-薛德震哲學書信集 目錄
征途-薛德震哲學書信集 節(jié)選
《征途:薛德震哲學書信集》內(nèi)容簡介:哲學是一條波濤滾滾奔騰不息的長河,哲學是人類追求美好境界的學問追求真、善、美、愛的和諧統(tǒng)一對于中國人民來說,目前還是處于強調(diào)呼喚增強主題性的歷史階段。
征途-薛德震哲學書信集 相關資料
是“抽象的人”,還是“具體的人”,這是一個認識論問題。其實,“人”作為客觀存在物,任何時候都是具體的、現(xiàn)實的。所以有“抽象”與“具體”之分,是指人們對“人”的認識、在思維中對“人”的反映和把握,有“抽象”與“具體”之分。馬、恩對“人”的認識是建立在科學抽象的基礎之上的,是把握了人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現(xiàn)實的、具體的屬性的,而黑格爾、費爾巴哈,空想社會主義的哲學家、思想家們對“人”的認識則是建立在非科學的抽象的基礎之上的,沒有真實地反映人的真正的屬性。黑格爾對人進行了顛倒的把握和反映,把人只當作意識的、思想的存在物,所以是唯心主義的;費爾巴哈對人進行了非科學的、不真實的把握和反映,他舍棄了人身上生動的、豐富的、在歷史中不斷發(fā)展的本質(zhì),特別是人的社會性,只把人當作感性的存在而不是感性的活動來看待。他的方法是撇開歷史的進程,在那里孤立地、靜止地考察人,“假定有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的個體”,并且僅僅把人身上的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特性抽象出來作為這個孤立的人類個體的本質(zhì)規(guī)定,所以馬克思說他只能把“人”的本質(zhì)“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nèi)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的普遍性!雹诙R克思主義哲學對人、人的本質(zhì)則進行了真實的、科學的抽象和反映,把握了現(xiàn)實的人的存在、活動和實踐,所以是關于現(xiàn)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的科學,正如恩格斯在《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所說:“費爾巴哈沒有走的一步,必定會有人走的。對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費爾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定會由關于現(xiàn)實的人及其歷史發(fā)展的科學來代替!雹垡舱缌袑幩f:“當思維從具體的東西上升到抽象的東西時,它不是離開——如果它是正確的
征途-薛德震哲學書信集 作者簡介
薛德震,1932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蘇省建湖縣上岡鎮(zhèn)。
194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參加革命工作。
1947-1954年在華中新華書店、蘇南新華書店、新華書店華東總分店編輯部、上海人民出版社工作。
1954年8月-1956年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新聞班學習、畢業(yè)。
1960年8月-1962年8月,按中越兩國政府文化合作協(xié)議,擔任越南外文出版社中文專家。
1956年8月-1960年8月、1962年8月-1999年8月在人民出版社歷任編輯、哲學編輯室主任、副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總編輯、編審。
著作有《社會與人》(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人的哲學論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為他人作嫁衣裳》(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人的哲學論綱》(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與楊瑾合作主編《中國園林之旅》(10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社會20論》(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以人為本 構建和諧社會40論》(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