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和發源納西學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5105328
- 條形碼:9787105105328 ; 978-7-105-1053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發源納西學論集 內容簡介
“納西學,就是以納西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在實踐上,它貫穿古今;在空間上,它橫跨東西。既包括對納西族的本體性研究,也包含這種研究本身。它起步于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初,源于西方學者、傳教士、軍事人員對納西族地區的游歷……” 《和發源納西學論集》論文有:《納西族的圖騰與圖騰文化》、《納西族與古羌人的淵源關系》、《納西族的婚姻家庭與親屬稱謂》、《納西族的喪葬禮儀》、《試析納西族殉情習俗的根源》……
和發源納西學論集 目錄
和發源納西學論集 節選
《和發源納西學論集》內容簡介:“納西學,就是以納西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在實踐上,它貫穿古今;在空間上,它橫跨東西。既包括對納西族的本體性研究,也包含這種研究本身。它起步于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初,源于西方學者、傳教士、軍事人員對納西族地區的游歷……”《和發源納西學論集》論文有:《納西族的圖騰與圖騰文化》、《納西族與古羌人的淵源關系》、《納西族的婚姻家庭與親屬稱謂》、《納西族的喪葬禮儀》、《試析納西族殉情習俗的根源》……
和發源納西學論集 相關資料
插圖:(二)一些舊的傳統待客禮節據《挽歌》、《俄依都奴殺猛妖》等東巴古籍記載,直到崇忍利恩一代,納西族先民還不知道待客的禮節。但到了高勒趣一代,由于得到了董、塞兩神的指點,先民們也就學會了待客的禮節。這些神話傳說反映了納西族好客歷史很悠久。由于納西族很早就比較好客,所以元朝李京《云南志略》中記載說“每歲冬月,宰牛殺羊,競相邀客,請無虛日,、一客不至,則為深恥”。上述遺風,至今還存留于納西族民間,其中以山區最為篤實。去年筆者在俄亞期間,每到一家,主人先以數碗黃酒邀飲,接著挽留共餐,如有推辭,即現不悅之色,態度極為誠懇。熱情有禮地接待賓客,這無疑是一種優良傳統,但如李京所說的曠日持久地“競相邀客”,并不惜代價地大殺牛、豬、羊、雞,這既浪費時間和錢財,也有害于發展生產。但時至今日,這種鋪張浪費之風還在納西族地區繼續彌漫,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以麗江地區為例,舉凡婚姻、喪葬、年節、起房、遷居、小孩滿月、干部離退休等,都要殺豬宰雞,設宴請客,每次請客,少則十多桌,多則幾十桌乃至上百桌,其耗時耗資之巨,影響生產之大,實令人痛心,然觀形勢,此風一時尚難收斂。為了加速納西族地區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有領導、有計劃地逐步破除一切妨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舊思想、舊意識和舊的習慣勢力,這是時代賦予有志之士的一種歷史職責,我們希望有關領導能夠站在時代的前頭,帶領群眾堅決破除這些不利于發展生產的陳規陋習。
和發源納西學論集 作者簡介
和發源,納西族。小學時代是在麗江度過的,一至四年級在東河小學讀書,五至六年級就讀于麗江省中實驗小學。小學畢業后,考入國立大理師范學校簡師部讀書。因當時教育部門規定,師范畢業生工作滿兩年后才能繼續升學,所以畢業后到大理省中當了兩年的教務員。期滿,到大理國師高師部繼續讀書。畢業后,到大理省中當了兩年的圖書、儀器管理員。1949年秋,考入云南大學社會系讀書。次年春,到開遠十三軍文工團鍛煉半年,后回到云大歷史系復學。1954年7月云大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交際處工作。半年后,到中央民族學院語文系擔任教員。1973年初,主動要求回麗江工作,先在麗江師范學校當了幾年的教員;1979年起,調到云南省社科院東巴文化研究所工作,1992年退休。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