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國際貿易地理概論-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0031122
- 條形碼:9787310031122 ; 978-7-310-03112-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貿易地理概論-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就開宗明義地闡述了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人文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以使地理學與國際貿易學真正有機結合為國際貿易地理學,為學生學會應用環境因素分析當前國際貿易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本書所增加的新內容力求反映當前世界經貿發展中新問題、新熱點,并恰當地提出理論上的分析和實踐上的對策。例如針對當前人類面臨的環境危機,本書第八章專門就國際貿易。與環境問題作了分析。在分析了環境與經貿發展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之后,就環境保護的國際協調與合作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又如面對我國西部大開發的宏偉任務,在第九章美國經貿地理部分,著重闡述了美國戰后開發西部和南部落后地區的經驗,以供我們借鑒。為了改變傳統經濟地理學重描述輕分析的弊端,本書在論述世界主要國家經貿現狀及其空間分布時,除了作出實事求是的闡述外,更注意作出理論上、政策上的分析,以使學生對有關問題得出理性的認識和結論。
國際貿易地理概論-第3版 目錄
**章 緒論
**節 國際貿易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科屬性
第二節 國際貿易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任務和方法
第二章 自然環境與國際貿易
**節 地形
第二節 天氣和氣候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第四節 地理位置和疆域
第三章 人文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
**節 國家
第二節 居民
第三節 宗教、語言和風俗
第四章 世界貿易中心區的形成與轉移
**節 產業革命前的區域貿易中心
第二節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和世界貿易中心的產生
第三節 亞太地區——正在興起的世界貿易中心區
第五章 世界主要區域經濟集團
**節 區域經濟集團化概述
第二節 世界主要區域經濟集團
第六章 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
**節 環境與環境問題
第二節 國際經貿活動與環境相互制約的關系
第三節 wto與環境保護
第四節 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
第七章 世界能源貿易地理
**節 世界能源結構及石油生產和貿易狀況
第二節 天然氣與煤炭的生產與貿易
第八章 世界農產品貿易地理
**節 世界農業生產概況
第二節 世界農產品貿易
第九章 工業制成品貿易地理
**節 工業制成品生產與貿易概況
第二節 世界鋼鐵生產與貿易
第三節 汽車生產與貿易
第四節 電子信息產品的生產和貿易
第十章 國際旅游地理
**節 國際旅游概述
第二節 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第三節 國際旅游大國簡介
第十一章 國際貿易運輸地理
**節 交通運輸與國際貿易運輸
第二節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
第三節 國際陸上貨物運輸
第四節 國際航空運輸
第五節 新興運輸方式——集裝箱運輸和國際多式聯運
下篇 分論——國家與地區經貿地理
第十二章 亞洲
**節 亞洲概況
第二節 韓國
第三節 日本
第四節 東盟五國
第五節 南亞地區
第六節 西亞地區
第十三章 歐洲
**節 歐洲概況
第二節 歐盟四國
第三節 俄羅斯
第十四章 非洲
**節 非洲概況
第二節 埃及
第三節 南非
第十五章 大洋洲
**節 大洋洲概況
第二節 澳大利亞
第十六章 北美洲
**節 北美洲概況
第二節 北美自由貿易區
第十七章 南美洲
**節 南美洲概況
第二節 南方共同市場
國際貿易地理概論-第3版 節選
《國際貿易地理概論[第3版]》,本書在論述世界主要國家經貿現狀及其空間分布時,除了作出實事求是的闡述外,更注意作出理論上、政策上的分析,以使學生對有關問題得出理性的認識和結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