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林序達漢語史論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807524328
- 條形碼:9787807524328 ; 978-7-80752-432-8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林序達漢語史論集 本書特色
《林序達漢語史論集(精裝)》:西南大學(xué)漢語言文字學(xué)研究叢書.第2輯
林序達漢語史論集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作者有的是同我經(jīng)常討論學(xué)術(shù)問題的忘年好友,有的是我的學(xué)生。他們或從事漢語詞匯研究,或從事語法研究,或研究四川方言,或研究甲金文字與納西東巴文字的異同,大家都從不同的角度從事漢語漢字的探討。收入這套叢書的著作,有的得到過王力語言學(xué)獎,有的得到過專家的較高評價,有的是作者十幾年研究一個課題的成果。這些探討都對漢語漢字的研究,或多或少有些推動作用。
林序達漢語史論集 目錄
**編 音韻
反切概說
序言
**章 反切的基本原則
一、漢字的語音結(jié)構(gòu)
二、反切的基本原則
三、學(xué)習(xí)反切的目的
第二章 反切盛行以前的注音方法
一、假借字、形聲字
二、描寫與說明
三、“讀若”之屬
四、直音
五、學(xué)習(xí)這些注音方法的目的
第三章 反切的產(chǎn)生
一、字音的自然分解與拼合
二、佛經(jīng)的輸入與反切的產(chǎn)生
三、反切的創(chuàng)造者
四、反切的名稱
五、反切的應(yīng)用
第四章 反切的演進
一、由于語音的變化而引起反切用字的改換
二、反切方法的改良
三、《切韻》《廣韻》《集韻》反切的比較
四、《交泰韻》
五、《音韻闡微》
六、反切局限的突破——注音字母與拼音字母
第五章 《切韻》音系
一、反切與《切韻》音系
二、《切韻》音系的聲母
三、《切韻》音系的韻母
四、古音的構(gòu)擬
第六章 《切韻》音與現(xiàn)代音的比較
一、聲母的比較
二、韻母的比較
三、聲調(diào)比較
第七章 從中古到現(xiàn)代的語音發(fā)展
一、聲母的分化
二、聲母的合流
三、韻母的分化
四、韻母的合流
第八章 反切用字
一、反切上字(按聲母排列)
二、反,切下字(按韻部呼等排列)
三、反切用字的一些問題
第九章 反切今讀上
一、用今音可以按一般原則拼讀的反切
二、見、曉、精各組反切
三、知、莊、章、日(除止攝開口外)各組反切
四、幫組反切
五、彭、羊、匣乙、疑、明(合口子類丑類)、日(止攝開口)各母的反切
六、全濁聲母的反切
七、平聲反切
八、入聲反切
第十章 反切今讀下
一、一些反切上字今讀特殊的反切
二、一些反切下字今讀特殊的反切t
三、由于聲母分化而引起問題的一些反切
四、由于韻母分化而引起問題的一些反切
五、一些在古開合等次上成問題的反切
六、一字多切
七、反切拼讀舉例——今讀條例的運用
八、反切拼讀舉例——古今語音對比材料的利用
九、結(jié)語
附錄:本書反切上下字索引
上古漢語的語調(diào)問題
論上古聲調(diào)
讀江有誥《唐韻四聲正》(上)
第二編 語法
上古漢語語法講義
導(dǎo)論
**章 語法與語義
一、語音與語義
二、詞匯與語法
三、語法分析與語義檢驗
四、語法學(xué)的研究對象是語法
第二章 語法和語用
一、語言的各個層面的研究
二、語法與語用的聯(lián)系
三、語法不等同于語用
第三章 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
一、語言是一個歷史范疇
二、方言的分歧
三、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
四、正確處理歷時與共時的關(guān)系
第四章 普遍與特殊
第五章 現(xiàn)實與可能
第六章 漢語詞類劃分的標準
第七章 上古漢漢語詞類的劃分
第八章 詞與詞的組合
專題
第三編 文字與古漢語教學(xué)
后記
林序達漢語史論集 節(jié)選
《林序達漢語史論集(精裝)》作者有的是同我經(jīng)常討論學(xué)術(shù)問題的忘年好友,有的是我的學(xué)生。他們或從事漢語詞匯研究,或從事語法研究,或研究四川方言,或研究甲金文字與納西東巴文字的異同,大家都從不同的角度從事漢語漢字的探討。收入這套叢書的著作,有的得到過王力語言學(xué)獎,有的得到過專家的較高評價,有的是作者十幾年研究一個課題的成果。這些探討都對漢語漢字的研究,或多或少有些推動作用。
林序達漢語史論集 相關(guān)資料
插圖:借代表某一個詞的字去書寫跟它音同或音近的另一個詞,這叫假借。假借字只借字音,不管原義,例如借“羽”為“翌”,借“鳳”為“風(fēng)”,借燃燒的“然”為指示代詞的“然”,借劈開義的!八埂睘橹甘敬~“斯”,這“羽”、“鳳”、“然”、“斯”在被借用的時候都起一個音節(jié)符號的作用?墒牵瑵h字畢竟是表意體系的文字,無論古漢字或今漢字,都沒有完全打破這個體系。這就是說,漢字不能毫無限制地作為單純音節(jié)符號來使用,它們總要受到或多或少的語義及前后文的限制。盡管古代板印書籍之前,假借字非常普遍,但是不能假借到使書面交際產(chǎn)生混亂的地步。例如: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泊,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帛書《老子甲本·德經(jīng)》四、五行)——大丈夫居于厚重而不居于浮薄,居于樸實而不居于虛華,所以要去掉后者,采取前者。受邦之不祥,是胃天下之王。(同上九。行)承擔(dān)全國的災(zāi)殃,這才算得天下的王。上句借“泊”為“薄”,借“皮”為“彼”,在它們分別與“厚”、“此”對舉的句子中,不會產(chǎn)生歧義。下句借“胃”為“謂”也沒有問題,因為在下斷語的“是胃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