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17669
- 條形碼:9787300117669 ; 978-7-300-11766-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 本書特色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一種交叉視野來研究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系,即從現代科學的視野來探索價值與倫理,力圖闡明現代科學及其方法為價值理論與倫理學說提供了什么新思路和局部辯護,例如運用系統科學和生態科學的原理分析價值理論,特別是廣義價值理論;運用博弈論分析人類倫理道德的起源,以及功利主義和道義論的突顯;又從現代倫理的視野來看待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存在哪些主要的倫理問題、有哪些主要的倫理約束,特別討論了科學共同體的倫理規范和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核科技與核倫理、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與生命倫理、生態危機和生態科學與生態倫理問題。作者的道德哲學立場不是道義論的也不是功利主義的,而是整合多元主義的。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 目錄
第1版序
前言
上篇 現代科學視野中的價值與倫理
第1章 廣義價值論
1.1 有機哲學與廣義價值
1.2 系統論與自然價值
1.3 生命世界的內在價值與工具價值
1.4 生態價值與生態倫理
1.5 廣義價值論對人類倫理的啟示
1.6 結論
第2章 狹義價值論
2.1 價值主體與價值客體
2.2 價值自身
2.3 價值的分類
2.4 價值的差異、沖突與協調
2.5 結論
第3章 規范倫理學和功利主義
3.1 道德的本質與根源
3.2 博弈論與倫理規范
3.3 道德推理的特征
3.4 行為功利主義與準則功利主義
3.5 效用函數與系統功利主義
3.6 結論
第4章 規范倫理學和道義論
4.1 康德的道義論
4.2 羅爾斯的正義論
4.3 結論
第5章 系統主義的規范倫理
5.1 系統主義的規范倫理的基本要點
5.2 基本道德規范及其相互調整
5.3 倫理價值的組成與結構
5.4 情景推理和反本質主義的倫理觀念
5.5 基本的道德權利與義務
5.6 人權問題
5.7 結論
第6章 現代科學視野中的傳統儒家倫理
6.1 用新時代的觀點來看舊倫理的問題
6.2 孔、孟、荀的人性論與社會生物學
6.3 儒家天人觀與生態倫理學
6.4 孔孟家庭倫理與21世紀的家庭
6.5 結論
下篇 現代倫理視野中的科學與技術
第7章 科學共同體的倫理規范與科學家的社會責任
7.1 科學和科學共同體
7.2 科學社會的倫理規范
7.3 科學工作者在科學社會中的權利與義務
7.4 科學社會中的不規范建制與不道德行為
7.5 從小科學到大科學,從學術性科學組織到工業性科學組織
7.6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
7.7 結論
第8章 核科學與核倫理
8.1 核科學的“春天”和“核冬天”
8.2 核科學倫理: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
8.3 核政治倫理:從國家中心主義到人類中心主義
8.4 結論
第9章 基因工程與生命倫理
9.1 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的創立
9.2 基因工程和克隆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倫理問題
9.3 “扮演上帝”與“過分干預自然”
9.4 人權向未出生的后代延伸
9.5 基因工程與生殖技術對家庭倫理的沖擊
9.6 結論
第10章 生態科學與環境倫理
10.1 生態科學與倫理問題
10.2 環境權利與代際倫理
10.3 動物倫理與動物的權利
10.4 走出人類中心主義
10.5 深層生態倫理
10.6 結論
結語 健全的社會和整全的人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續篇 現代科學與倫理的拓廣研究
第11章 論道德推理的結構
11.1 健全社會倫理價值系統的組成與結構
11.2 道德推理的邏輯結構
11.3 道德多元論的公理體系何以可能
11.4 倫理公理系統中的協調公理
11.5 情景推理和drn模型
11.6 數學、科學、倫理學在推理結構上的比較
第12章 主觀價值和客觀價值的概念及其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12.1 什么是價值
12.2 主觀價值及其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12.3 從主客體關系價值說來看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
12.4 從社會福利(welfare)概念來看主觀價值論的局限
12.5 客觀價值論的社會福利概念
第13章 從感知控制到生態倫理
13.1 感知控制論及其哲學意義
13.2 感知控制論模型的價值論詮釋
13.3 從感知控制理論到深層生態倫理
13.4 我們就控制論價值學與美國控制系統小組的對話
第14章 論新時代科學精神氣質的堅持與擴展
14.1 近年來科技政策轉變引發的幾個問題
14.2 基本的科學精神會過時嗎?
14.3 科學的外部規范
14.4 “為科學而科學”在人類多元價值體系中的地位
第15章 人類基因解碼的社會、倫理沖擊
15.1 從三個維度看科學的社會效應
15.2 基因專利大論爭
15.3 基因資源大爭奪
15.4 改變人性,重新設計新人類
第16章 科學發展與倫理問題
16.1 **輪問題:對科學發展出現的倫理問題,科學家有道德責任嗎?
16.2 第二輪問題:科學理性能解決倫理問題嗎?
16.3 對上文的幾點評論
16.4 田松問題:工業文明與科學理性批判
續篇參考文獻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 節選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運用一種交叉視野來研究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系,即從現代科學的視野來探索價值與倫理,力圖闡明現代科學及其方法為價值理論與倫理學說提供了什么新思路和局部辯護,例如運用系統科學和生態科學的原理分析價值理論,特別是廣義價值理論;運用博弈論分析人類倫理道德的起源,以及功利主義和道義論的突顯;又從現代倫理的視野來看待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存在哪些主要的倫理問題、有哪些主要的倫理約束,特別討論了科學共同體的倫理規范和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核科技與核倫理、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與生命倫理、生態危機和生態科學與生態倫理問題。作者的道德哲學立場不是道義論的也不是功利主義的,而是整合多元主義的。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 相關資料
插圖:工具價值可以是客觀的,關于這一點,著名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早就說得非常清楚。他說:“價值同問題一道出現;沒有問題,價值就不可能存在;價值和問題都不可能從事實推出或獲得,雖然它們往往與事實有關或與事實相聯系。”波普爾在這里所說的問題,正如大家熟知的可以是個理論問題,也可以是個動植物的生存問題,都可以通過不斷的嘗試性的試探和消除錯誤來解決這些問題。“價值的情況也像這樣。可以猜想,一個事物、一個觀念、一個理論或者一個方法是由于有助于解決一個問題,或作為一問題的解決而具有客觀的價值。不論那些努力解決該問題的人們是否有意識地評價其價值。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 作者簡介
張華夏,教授,1933年生,廣東廣州市人。1954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經濟系,1957年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1957—1975年在華中工學院(現為華中科技大學)任哲學講師,1977—1996年在中山大學哲學系任教,其中1988—1990在英國阿伯丁大學訪問,并被聘為該校哲學系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技術哲學、道德哲學和復雜系統科學哲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