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哲學門:第十卷(2009)第二冊(總第二十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69261
- 條形碼:9787301169261 ; 978-7-301-16926-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哲學門:第十卷(2009)第二冊(總第二十輯) 本書特色
《哲學門(第10卷)(2009)(第2冊)(總第20輯)》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哲學門:第十卷(2009)第二冊(總第二十輯) 內容簡介
本書分論壇、論文、書評、書訊四部分。內容包括:唯識思想的基本特征;一心與機用——佛教“觀心論”的實踐意義;華嚴宗的孕育新考等。
哲學門:第十卷(2009)第二冊(總第二十輯) 目錄
論壇:佛學與中國哲學
唯識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心與機用
——佛教“觀心論”的實踐意義
華嚴宗的孕育新考
晚明佛學與儒典解經
——以智旭的《四書蒲益解》為中心
論文
亞里士多德《范疇篇》中的實體理論
——對《范疇篇》第5章的研究
宗教能否使人得救?
——對斯賓諾莎宗教得救學說的一個探討
賦義與理解:齊克果論“信念”
——兼論普蘭丁格的宗教認識論
弗雷格的“真”
什么樣的社會能使人的“個性”得以彰顯?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我的交往”部分解讀
奧斯維辛之后歐洲思想家關于“禁止表象”的思考
基礎認知詞模態邏輯
道之隱顯(上)
——《老子》**章闡微
品墨三味
郭象的政治哲學
劉因“議論之學自傳注疏釋出”的思想
論懷特海哲學對牟宗三的影響
書評
徐剛:《孔子之道與論語其書》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
王中江:《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的趨勢》
[韓]崔英辰:《韓國儒學思想研究》
(美]沃格林:《希臘化、羅馬和早期基督教》
谷裕:《隱匿的神學——啟蒙前后的德語文學》
[法]湯姆·洛克曼:《馬克思主義之后的馬克思》
書訊
[清]黃宗羲:《黃梨洲文集》
[清]王夫之:《詩廣傳》
[美]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清]戴震:《戴震集》
[德]海德格爾:《現象學之基本問題》
[美]德·阿爾瓦熱茲:《馬基雅維利的事業——(君主論)疏證》
黃裕生:《宗教與哲學的相遇——奧古斯丁與托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學研究》
[德]薩弗蘭斯基:《尼采思想傳記》
豐子義:《發展的呼喚與回應:哲學視野中的社會發展》
[加拿大]弗萊切:《記憶的承諾:馬克思、本雅明、德里達的歷史與政治》
唯識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心與機用
——佛教“觀心論”的實踐意義
華嚴宗的孕育新考
晚明佛學與儒典解經
——以智旭的《四書蒲益解》為中心
論文
亞里士多德《范疇篇》中的實體理論
——對《范疇篇》第5章的研究
宗教能否使人得救?
——對斯賓諾莎宗教得救學說的一個探討
賦義與理解:齊克果論“信念”
——兼論普蘭丁格的宗教認識論
弗雷格的“真”
什么樣的社會能使人的“個性”得以彰顯?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我的交往”部分解讀
奧斯維辛之后歐洲思想家關于“禁止表象”的思考
基礎認知詞模態邏輯
道之隱顯(上)
——《老子》**章闡微
品墨三味
郭象的政治哲學
劉因“議論之學自傳注疏釋出”的思想
論懷特海哲學對牟宗三的影響
書評
徐剛:《孔子之道與論語其書》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
王中江:《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的趨勢》
[韓]崔英辰:《韓國儒學思想研究》
(美]沃格林:《希臘化、羅馬和早期基督教》
谷裕:《隱匿的神學——啟蒙前后的德語文學》
[法]湯姆·洛克曼:《馬克思主義之后的馬克思》
書訊
[清]黃宗羲:《黃梨洲文集》
[清]王夫之:《詩廣傳》
[美]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清]戴震:《戴震集》
[德]海德格爾:《現象學之基本問題》
[美]德·阿爾瓦熱茲:《馬基雅維利的事業——(君主論)疏證》
黃裕生:《宗教與哲學的相遇——奧古斯丁與托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學研究》
[德]薩弗蘭斯基:《尼采思想傳記》
豐子義:《發展的呼喚與回應:哲學視野中的社會發展》
[加拿大]弗萊切:《記憶的承諾:馬克思、本雅明、德里達的歷史與政治》
展開全部
哲學門:第十卷(2009)第二冊(總第二十輯) 節選
《哲學門(第10卷)(2009)(第2冊)(總第20輯)》內容包括:論壇:佛學與中國哲學、 唯識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心與機用——佛教“觀心論”的實踐意義 、華嚴宗的孕育新考 、晚明佛學與儒典解經 ——以智旭的《四書蒲益解》為中心、 亞里士多德《范疇篇》中的實體理論——對《范疇篇》第5章的研究 、宗教能否使人得救?——對斯賓諾莎宗教得救學說的一個探討 、賦義與理解:齊克果論“信念”——兼論普蘭丁格的宗教認識論 、弗雷格的“真”……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