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建設工程法規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67311
- 條形碼:9787301167311 ; 978-7-301-16731-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設工程法規 本書特色
《建設工程法規》:系列完整:把握土木建筑專業相關學科、課程之間的關系。整個教材系列體系嚴密完整。針對性強:切合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側重技能傳授,弱化理論,強化實踐內容。體例新穎:從人類常規的認知習慣出發,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進行全新的嘗試,打破傳統教材的編寫框架,整個系列由工程實例導入,然后展開理論描述,更符臺課堂的教學模式,也方便學生透徹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工程中的運用。案例實用:采用*新的工程案例。切合實際:工程案例的的用不局限于地域,全國適用。方便教學:全套教材以立體化精品教材為構建目標。部分課程配套實調教材;網上提供完備的電子教案、習題參考答案等教學資源,適合教學需要。
建設工程法規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相關執業資格考試內容,對建設工程法規概述、建設工程許可法規、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法規、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法規、建設工程合同法規、建設工程監理法規、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法規、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法規、勞動合同法規、建設工程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等10章內容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綜合掌握建設工程法律法規基本知識以及實踐案例。
本書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新穎性,本書以*新頒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規為藍本;第二,實用性,本書體系和內容與學生將要參加的建造師考試相銜接;第三,科學性,本書各章節安排合理,緊扣教學目標,在編寫過程中,均附有特別提示、知識鏈接和應用案例等,各章內容后附有復習思考與案例分析,力求通俗易懂。
本書適合于全國高職院校建設類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供建設行業職工培訓學習參考。
建設工程法規 目錄
1.1 建設工程法規的概念與特征
1.2 建設工程法規的作用
1.3 建設工程法規體系
1.4 建設工程法律關系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建設工程許可法規
2.1 建設工程報建
2.2 建設工程施工許可
2.3 從業單位資格許可
2.4 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許可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法規
3.1 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概述
3.2 建設工程發包
3.3 建設工程承包
3.4 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的法律責任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法規
4.1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概述
4.2 建設工程項目招標
4.3 建設工程項目投標
4.4 建設工程項目的開標、評標和定標
4.5 招標投標的法律責任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建設工程合同法規
5.1 建設工程合同概述
5.2 建設工程合同訂立
5.3 建設工程合同效力
5.4 建設工程合同履行
5.5 建設工程合同的解除
5.6 建設工程合同違約責任
5.7 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的解決
5.8 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
簡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建設工程監理法規
6.1 建設工程監理概論
6.2 建設工程監理范圍、依據和內容
6.3 建設工程監理合同
6.4 建設工程監理法律責任
6.5 建設工程監理各方關系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法規
7.1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概述
7.2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
7.3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7.4 建設工程安全認證制度
7.5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
7.6 建筑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制度
7.7 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
7.8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許可制度
7.9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法規
8.1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概述
……
第9章 勞動合同法規
第10章 建設工程其他相關法律制度
參考文獻
建設工程法規 節選
《建設工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相關執業資格考試內容,對建設工程法規概述、建設工程許可法規、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法規、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法規、建設工程合同法規、建設工程監理法規、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法規、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法規、勞動合同法規、建設工程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等10章內容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通過對《建設工程法規》的學習,讀者能夠綜合掌握建設工程法律法規基本知識以及實踐案例。《建設工程法規》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新穎性,《建設工程法規》以*新頒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規為藍本;第二,實用性,《建設工程法規》體系和內容與學生將要參加的建造師考試相銜接;第三,科學性,《建設工程法規》各章節安排合理,緊扣教學目標,在編寫過程中,均附有特別提示、知識鏈接和應用案例等,各章內容后附有復習思考與案例分析,力求通俗易懂。 《建設工程法規》適合于全國高職院校建設類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供建設行業職工培訓學習參考。
建設工程法規 相關資料
2.廣泛性建設法規調整的是建設領域的各種社會經濟關系,這種關系既有行政機關或被授權組織與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管理和被管理關系,又有國家在協調經濟運行過程發生的經濟關系。包括企業組織管理關系,即企業設立、變更、終止和企業內部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市場管理關系,即在市場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宏觀經濟調控關系及社會經濟保障關系。此外還有公民個人、法人或法人組織等主體之間的民事、商事關系,如建設工程合同等。3.經濟性建設法規是經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也必然帶有經濟性特征。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等建設活動直接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國家積累財富。如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安裝等都是直接為社會創造財富的活動。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許多國家把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看做是國民經濟的強大支柱之一,我國也是如此,可見建設法規的經濟性是很強的。4.技術性工程建設與人們生存、進步和發展息息相關,建設產品的質量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密切相關。這就需要諸如《生活飲用水質標準》、《建筑設計規范》和《城鎮燃氣管網搶修與維護技術規程》等大量的標準、規范和規程來對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進行規范,這些被稱為技術規范(或技術標準)。但技術規范不屬于建設法律的范疇,因為技術規范調整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是社會關系,并不必然涉及人們的交互行為。但如果不遵守技術規范,則可能引起傷亡事故,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危及生產、生活秩序和交通秩序,或造成其他嚴重的損害。此時,不遵守技術規范的行為,就是一個有害的交互行為,為了避免此類行為的發生,將某些技術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稱為“技術法規”,強迫人們予以遵守。技術法規屬于建設法規范疇。除了技術法規之外,還需要大量的管理性法律、法規和規章(簡稱“管理法規”)來規范建設行為,當然這些管理法規也會交叉有大量的技術性條文。1.2 建設工程法規的作用根據行為主體的不同,法的規范作用具體可分為指引、評價、教育、預測和強制作用。建設工程法規對建設活動主體的建設行為的規范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1.2.1教育和指引作用人們所進行的各種具體行為必須遵循一定的準則。只有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的行為才能得到國家的承認與保護,才能實現行為人預期的目的。從事各種具體的建設活動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即建設法律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