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清末新政時期文化政策 版權信息
- ISBN:7010075532
- 條形碼:9787010075532 ; 978-7-01-007553-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末新政時期文化政策 內容簡介
文化政策作為一種特殊的政治文化現象,無疑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它作為一個學術概念或術語流行于中國學界,則是近代以后才有的事。作為學術術語的“文化政策”是一個合成詞匯,分別由“文化”與“政策”兩個詞合成。其中“文化”,在通常意義下取其狹義的解釋,即指區別于經濟、政治的觀念形態意義上的文化現象而言。對此,論者多有闡明,茲不贅述。至于“政策”一詞,在中國古代通常是兩字分開出現。“政”通“正”解,亦有政治、政事、政務等多項含義;“策”作為名詞則有籌策、計謀、策問等諸多含義。把此二字合為“政策”一詞,用來表示英文policy的詞義,則始創于近代日本。
清末新政時期文化政策 目錄
序
緒論
**章 清末“新政”與清政府文化政策調整
**節 鴉片戰爭以來文化政策的變化趨向
第二節 國勢沒落的危迫與近代文化要素的增長
第三節 “新政”期間文化政策的調整概況
第二章 教育政策的“除舊布新”
**節 廢止科舉與頒行新學制
第二節 新教育政策的建構支點:師資、教科書與經費
第三節 新教育政策支配下的學堂管理辦法
第四節 留學教育與普及教育政策的推行
第三章 道德規范控制政策的調整
**節 傳統道德控制機制的加強與變通
第二節 “尚武”精神的著力提倡
第四章 宗教政策的變通:以基督教政策為中心的考察
**節 從禁教到容教:“新政”前的基督教管理政策
第二節 應對之方:基督教管理政策的變通
第五章 新聞出版政策的頒行及其他
**節 規范與壓制:新聞出版法令的出臺
第二節 向官報傾斜的新聞政策
第三節 興辦近代圖書館事業
第六章 文化政策與近代社會轉型
**節 文化政策與近代文化變遷
第二節 文化政策與近代社會政治嬗變
第三節 經濟·政治·理念:影響文化政策實施的制約因素
第七章 文化政策特征解析與總體評價
**節 多重性:近代性、封建性與半殖民地性的雜陳
第二節 某些領域具有濃厚的仿日色彩
第三節 “新政”時期文化政策的歷史地位及影響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緒論
**章 清末“新政”與清政府文化政策調整
**節 鴉片戰爭以來文化政策的變化趨向
第二節 國勢沒落的危迫與近代文化要素的增長
第三節 “新政”期間文化政策的調整概況
第二章 教育政策的“除舊布新”
**節 廢止科舉與頒行新學制
第二節 新教育政策的建構支點:師資、教科書與經費
第三節 新教育政策支配下的學堂管理辦法
第四節 留學教育與普及教育政策的推行
第三章 道德規范控制政策的調整
**節 傳統道德控制機制的加強與變通
第二節 “尚武”精神的著力提倡
第四章 宗教政策的變通:以基督教政策為中心的考察
**節 從禁教到容教:“新政”前的基督教管理政策
第二節 應對之方:基督教管理政策的變通
第五章 新聞出版政策的頒行及其他
**節 規范與壓制:新聞出版法令的出臺
第二節 向官報傾斜的新聞政策
第三節 興辦近代圖書館事業
第六章 文化政策與近代社會轉型
**節 文化政策與近代文化變遷
第二節 文化政策與近代社會政治嬗變
第三節 經濟·政治·理念:影響文化政策實施的制約因素
第七章 文化政策特征解析與總體評價
**節 多重性:近代性、封建性與半殖民地性的雜陳
第二節 某些領域具有濃厚的仿日色彩
第三節 “新政”時期文化政策的歷史地位及影響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清末新政時期文化政策 作者簡介
張小莉,女,1975年生,河北行唐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現為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文化史等。曾在《歷史檔案》、《史學月刊》、《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光明日報》、《清史研究》等國家核心報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參編著作兩部.主持或參與課題多項。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