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2024
- 條形碼:9787500482024 ; 978-7-5004-820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本書特色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內容簡介
本書以我國研究型大學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遵循質的研究方法中扎根理論的研究設計路徑,通過深度訪談和實地觀察等方法,深入高校青年教師的現實生活,通過“深描”,全面呈現青年教師在學術職業生涯初期的日常工作、生活圖景及其復雜的內心世界。該書創造性地運用布爾迪厄的社會學場域理論,將中國研究型大學作為一個“場域”,研究在這個場域中青年教師的在場狀態。本書指出:現行的大學場域還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科層場域,其科層場域的運行邏輯扭曲了學術職業的本質,從而侵蝕了青年教師對學術追求的信念,抑制了青年教師的自由生長和自主發展。促使大學由科層場域轉變為科學場域。營造一個符合學術職業發展內部邏輯的大學生態環境,是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的根本出路。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目錄
前言
**章 研究問題與研究背景
**節 問題的緣起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第三節 文獻綜述與問題聚焦
第四節 重要概念的操作性定義
第二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
**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抽樣
第三節 資料收集
第四節 資料的分析與概念框架的建構
第五節 研究效度
第六節 成文方式
第三章 場域游離:大學青年教師的在場狀態
**節 生存還是發展:“青椒族”面臨的**命題
第二節 教書育人還是“掙工分”:激情過后的無奈
第三節 創新還是創收:金字塔底的奮斗者
第四節 局外人與邊緣人:管理決策的缺席者
第五節 焦灼與無助:心靈荒漠中的獨行者
第六節 本章小結:客觀位置與主觀立場
第四章 資本爭奪:大學青年教師的入場突圍
**節 文化資本與入場券
第二節 經濟資本與啟動器
第三節 社會資本與催化劑
第四節 本章小結:資本不對稱與學術資本化
第五章 價值訴求:大學青年教師的出場抉擇
**節 被迫出局的無奈退場
第二節 多方權衡的擇場主動
第三節 邊走邊看的遠距觀望
第四節 本章小結:市場法則與價值錯位
第六章 慣習潛沉:青年教師與大學場域的“共謀”與“再制”
**節 “背靠大樹好乘涼”與“本土兒女”
第二節 “學而優則仕”與“仕而優則學”
第三節 “多年媳婦熬成婆”與“論資排輩”
第四節 “圈地運動”與“非請勿入”
第五節 “群體認同”與“單位依戀”
第六節 本章小結:“沒有指揮的合奏”與場域再制
第七章 愿景守望:從科層場域到科學場域
**節 倒錯的大學場域結構
第二節 走向科學場域
第三節 討論與建議
第四節 創新與局限
參考文獻
附錄1 聯系信件
附錄2 訪談提綱
附錄3 觀察指南
附錄4 一位青年教師在高校的艱難生存
附錄5 訪談原始記錄
附錄6 曉斌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后記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節選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以我國研究型大學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遵循質的研究方法中扎根理論的研究設計路徑,通過深度訪談和實地觀察等方法,深入高校青年教師的現實生活,通過“深描”,全面呈現青年教師在學術職業生涯初期的日常工作、生活圖景及其復雜的內心世界。該書創造性地運用布爾迪厄的社會學場域理論,將中國研究型大學作為一個“場域”,研究在這個場域中青年教師的在場狀態。《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指出:現行的大學場域還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科層場域,其科層場域的運行邏輯扭曲了學術職業的本質,從而侵蝕了青年教師對學術追求的信念,抑制了青年教師的自由生長和自主發展。促使大學由科層場域轉變為科學場域。營造.個符合學術職業發展內部邏輯的大學生態環境,是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的根本出路。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相關資料
他寫道:“在我的周圍,我注意到青年教師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而且這種壓力壓抑在青年教師的心靈深處,無處釋放,默默忍受。BBS教工版上,彌漫著一股絕望虛無的氛圍,淚花里掩飾的輕笑.”“青年教師,本身是人才,又在培養人才,他們的艱難,最終還是會影響中國學術的健康發展的。”“我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引起更大的關注,關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的生存境況。”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文一發,立即被很多高校的BBS轉載,回帖也很多,大多是表示理解、支持和同情的,在一些站點上還上了當日的BBS“十大”。①在很多人眼里,高校教師應是個眾所期盼的職業,近幾十年來,高校教師群體似乎從來沒有像當下這樣“風光”、“體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社會各界如此廣泛的關注。他們或作為專家頻頻現身各種媒體,就某些事件或社會現象高談闊論,或光臨政府的決策咨詢會議為公共政策出謀劃策;作家們紛紛把高校教師特別是教授當做自己筆下的主人公;稅務部門把高校教師與其他壟斷行業共同列為高收入的行業和群體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作者簡介
張俊超,女,1976年10月生,教育學博士,高級心理咨詢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碩士生導師,院長助理。中國高教學會院校研究分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院校研究及敘事研究。近年來在《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蘇高教》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參與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